熱門文章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美猴王的衣櫃 林小寶(林思璞)

「猴戲」除卻表演自成體系外,服裝也有講究。「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美猴王的衣櫃」有什麼寶貝!?
《後生》

《後生》邀請觀眾透過戲曲青年的眼睛,凝視當今的世界。以極簡、寫意的風格化舞台致敬傳統戲曲,兩位金曲獎得主--陳建騏與李焯雄,結合流行與京腔的混種音樂另闢跨界新意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美猴王的武器與對手們 林小寶(林思璞)

悟空的敵人可謂千千萬萬,悟空率領一眾子孫應敵,每見一個敵人就得打一種靶子,真是「累死猴」!
活動報名電影

已結束
《非想非非想》優人神鼓紀錄電影 趨勢專場
亞洲首屈一指、享譽國際的表演藝術團體「優人神鼓」,這股「來自土地的力量」傳承古老東方文化底蘊,結合當代劇場元素,歷經35年淬鍊,創造出了獨樹一格的表演形式與風格—「優人劇場美學」
劉若瑀女士1988年創立優人神鼓,融合東西文化並關注自然、身體、覺察,不僅樹立獨特劇場美學,更建立出由外而內的的修煉智慧。是憾人的表演藝術,更是對生命的探尋。
成立至今37年,優人走過風雨挑戰,已是世界級藝術團體,電影紀錄片由陳懷恩先生擔任導演,2024年底公開播映。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陳怡蓁 女士很榮幸能參與贊助這部紀錄片,邀請過去曾參與過趨勢教育基金會與真劇場的朋友,一起來欣賞這齣記錄臺灣表演團體「優人神鼓」1988 年迄今 35 年的發展歷程影片。

|《非想非非想》優人神鼓紀錄片 2/19趨勢專場 |
時間:2月19日週三 晚間7:15 開演
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八德路一段1號)
報名方式:請利用上方報名系統登記。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完成報名者,我們將安排2/19當天晚間6:40於現場取票。
劇 情 簡 介
1984年,劉若瑀當時離開台灣到美國加州,向波蘭劇場大師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學習表演,在一座牧場中她與其他來自各地的表演者日以繼夜地訓練。劉若瑀回到台灣,於1988年創辦了【優劇場】,帶領一群人一同經歷「溯」計畫,藉由拜訪各地老師傅,向他們學習傳統技藝:太極、車鼓、高蹺、道士等,透過不斷地身體訓練,尋找著屬於東方人的表演方式。
1994年轉變為【優人神鼓】,透過靜坐、擊鼓與武術建立出優人的訓練與表演方法,從外在的形式,轉為内在的追求。1998年,優人神鼓以《聽海之心》在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演出,一舉登上世界舞台。
如今【優人神鼓】走過三十年,下一步優人將會走向何方?
關 於 優 人 神 鼓
亞洲首屈一指、享譽國際的表演藝術團體「優人神鼓」,這股「來自土地的力量」傳承古老東方文化底蘊,結合當代劇場元素,歷經35年淬鍊,創造出了獨樹一格的表演形式與風格—「優人劇場美學」。優人的作品與表演,以極強的⾳樂性為基調,卻非純粹的音樂或舞蹈作品,而是發展出一種高度完整的劇場風格。在劇場模式下,才能體驗與感受優⼈作品的完整性。這一切與優人的身體(覺知)、⾳樂、「道」(修行方法)等的統合,有著緊密的關係,其獨特性也在國際表演藝術圈引起討論。
1988年由創辦人劉若瑀成立於臺北木柵老泉山上。她師承波蘭劇場大師果托夫斯基的身體訓練方式,於1993年邀請黃誌群擔任擊鼓指導,以「先學靜坐,再教擊鼓」為原則,共同奠定了訓練及表演形式。此一獨特的訓練方式,使得優人擊出的每一個鼓音顯得特別安定與寧靜,也是與其他擊鼓樂團風格較明顯的不同之處。秉持著核心理念:「道—自己生命的修練」與「藝—生活美學的實踐」,融合東方武術、擊鼓、靜坐、太極導引及西方神聖舞蹈等元素,廣闊運用音樂、戲劇、文學、舞蹈、祭儀等素材,實踐東西文化交融與跨越古今藝術的界限。
1998年《聽海之心》於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成功的戶外演出,優人神鼓正式踏上國際舞台;2002年以《金剛心》榮獲台新藝術獎第一屆的表演藝術類首獎。此後,即持續受到國際重視與海內外大眾喜愛,各地演出邀約不斷。
優人神鼓持續以「在自己的寧靜中擊鼓」為核心,傾聽時代的轉變與人心的渴求,以安定、安心的力量與這個世界互動,並肩前進。透過別具一格、融合當代劇場元素與東方傳統藝術的價值的「優人劇場美學」,跨越音樂、戲劇、舞蹈的藩籬,藉由擊鼓將這份寧靜傳達給觀眾,共同凝聚一個「活在當下」的片刻,構築文化與環境的永續與未來。
片長:130分鐘
級別:普通級
上映日期:2024.12.27
出品:財團法人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導演:陳懷恩
監製:王師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