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美猴王的衣櫃 林小寶(林思璞)

「猴戲」除卻表演自成體系外,服裝也有講究。「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美猴王的衣櫃」有什麼寶貝!?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美猴王的武器與對手們 林小寶(林思璞)

悟空的敵人可謂千千萬萬,悟空率領一眾子孫應敵,每見一個敵人就得打一種靶子,真是「累死猴」!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鬧龍宮 林小寶(林思璞)

《鬧龍宮》各家名角自有詮釋,人物上這是悟空最瀟灑的時候,來去自如,調笑三界,保有野性。功夫上,這齣好戲把子豐富,有翻又打,情節緊湊亦富有幽默,是難得的好戲!
焦點文章專欄

2025/08/27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美猴王的武器與對手們 林小寶(林思璞)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美猴王的武器與對手們 林小寶(林思璞)
趨勢教育基金會自2021年起由朱陸豪領攜學生徐挺芳,秦朗及戲曲學院師生共同製作了「東方神奇美猴王」一劇。以傳統「三鬧」——鬧龍宮,鬧地府,鬧天宮為主軸。先於國家圖書館演出,後加上舞台設計,擴大演出規模,在高雄衛武營首演。近年再改版,刪去《鬧地府》,加入〈二猴山〉〈八卦爐〉兩折,赴新加坡與日本橫濱,今年八月「三隻猴」鬧上國家戲劇院與台中國家歌劇院,鄰近演出《看熱鬧・探門道》持續推出,這次來講「美猴王的兵器與對手們」。
上回我們打開美猴王的衣櫃,一探「大聖穿搭」,今天講美猴王之敵前先講講美猴王自己的兵器。我們都知道「如意金箍棒」是「定海神珍」所化,書中描寫:「原來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乃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喚做:『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二丈長短,碗口粗細」。若按書中規格置辦沒有人舉得起使得動,台上的金箍棒多為藤條所做,分為四種,用於不同場合。第一種是老式的「猴棍」,中段綁上布條止滑,兩端各有絨毛。華視所錄孫元彬《猴王》即用這種老式猴棍。第二種則是外綁雙色交錯布條,或「紅與金」或「紅與白」耍起來顏色交錯,色彩繽紛。有人也做成中間紅,兩端金,耍起來便會有幾圈「金色同心圓」。第三種則是「亮棍」,前面兩種是開打所用,最後一種則是耍「下場花」時單拎出來使用,不綁布條,棍身噴滿銀漆。每齣戲的最後一套棍花就用它來耍,上頭的銀漆轉起來奪人眼目,舞出殘影時滿台閃光,反光也會打到觀眾眼中。第四種我稱為「魔術棍」,通常是塑膠做的,能揉成一團塞在手心。在〈御馬監〉的最後,悟空握在手中,向上一拋,棍身展開,悟空站上桌子亮相。這就是原著中的「大小自如」。但因為棍子是軟的,故不開打,不耍棍花,單純的用道具吸睛,想看開打棍花還得等等稍後的「擒猴」。
我們的標題是「美猴王的兵器與對手們」,既然是「對手們」就不能只講「大戰」時那群,得完完整整的講。《鬧龍宮》已有文章,就不多表。要講《鬧天宮》必提兩個關鍵人物,李長庚與馬王。
李長庚即太白金星,天庭中的「主和派」,兩次下凡與孫悟空交涉,後部《大鬧天宮》孫悟空大戰眾神時也不見他的身影,西天取經時悟空也太白金星幫忙解決許多問題。太白金星兩次下天庭的〈頭猴山〉與〈二猴山〉都是文鬥,前者與悟空先用「詩詞式」的念白來回,後唱起曲牌載歌載舞。後者悟空在高台上,擺弄座椅,展露「椅子功」,李長庚則在下首一問一答,安撫大聖情緒,再請悟空上天。總得來說李長庚可謂是「天庭外交官」,替「主戰派」與悟空中添加了一份潤滑。
馬王則是悟空頭次上天做「弼馬溫」時的頂頭上司,專為刁難而來,帶著手下直接闖進御馬監內挑釁,悟空脾氣上來大打出手,這段戲看的就是「耍錘」,悟空最後使「定身術」將對手全都「暫停」迴轉花果山去也。
《西遊記》有詩云:「天產猴王變化多,偷丹偷酒樂山窩。只因攪亂蟠桃會,十萬天兵佈網羅。」
孫悟空大鬧天宮,頭次上天,成了弼馬溫掀翻御馬圈,二上凌霄,看管桃園,偷桃盜丹,被老君抓進煉丹爐,煉出火眼金睛逃出天宮,玉帝大怒,命天王率領一眾天神前往捉拿,在傳統《安天會》中便是〈擒猴〉一折,悟空失手被擒。而後來李光版《大鬧天宮》便改為了〈凱旋圖〉,悟空打敗了眾神。據傳李桐春演老版《安天會》時滿台都是神明,一百七十多人。李少春版是當下最流行的,其中角色為:李天王,二郎神,哪吒,巨靈神,羅猴(睺),計都,青龍,白虎,紅鸞,月孛,六丁六甲。有些版本還有:九曜,天禧,天罡,地煞,喪門,吊客,金吒,木吒,二八星宿,四大天君,風雨雷電,東南西北星君等等⋯⋯。這些角色多是「星宿擬人」。而用什麼角色都看那次演出的編排,值得一提的是嘯天犬,老版孫悟空最後是被嘯天犬咬到才因而被擒。在新版悟空大勝,就沒了嘯天犬。我們照這次「趨勢版」一個一個講來,看看每個神仙與悟空會擦出什麼火花。
托塔天王李靖,由銅錘花臉應功,穿紅蟒,戴帥盔是「行動總指揮」。梨園行有句古話:「唱死天王累死猴」,講的是老《安天會》中李天王要在高台上連唱曲牌,從【點絳脣】唱到最後【紅繡鞋】一共十二支的「套曲」,打一套便唱一套,考驗的是演員嗓音耐力,還得唱出「神威」。如今新的《大鬧天宮》天王雖唱的不多,卻是更大的挑戰,怎麼單靠一支【混江龍】就把天王這個角色給「立住了」讓觀眾感受到孫悟空所面臨的對手何等強大,把緊張局面給鋪張開來,最後悟空的勝利才顯得尤為光彩。
二郎神楊戩,由武淨或武生應功,素臉勾金或花臉全金紮老黃靠,戴二郎盔,手拿三尖二刃刀,刀與盔都是獨一份兒,可見此角色在京劇中的地位。老安天會中有「黃靠見老黃靠」的場面,兩人打一套「勾刀」,悟空與二郎神大戰前有「放話」的環節,悟空唯一要對手報上名來者便是二郎神,兩人各用四句詩自報家門。如今版本中二郎神與悟空打一套只打一套把子但速度絕對不能慢,這套把子已在戲的尾巴勢必要把氣氛推向高潮,故必須上好的武生方能勝任!
哪吒,這個角色在傳說中孩童時期就成神,故嚴格定義上哪吒應屬於「娃娃生」。可戲班並無專演娃娃生之演員,先說結論:目前哪吒多為武生或武旦扮演。會選用旦角來扮演娃娃生是從崑曲就有的先例,崑曲中「娃娃生」稱「作旦」,由女性扮演。女性的面容線條較為圓潤,身材比之男性也多矮小,嗓音細緻扮演孩子較不會有割裂感——一個一百八的中年阿伯演著五六歲孩童,這有些怪異吧?文戲如《二堂舍子》就讓小演員或旦角來扮,可到了武戲呢?哪吒得「動武」啊!武生當然是動武的首選,京劇武生有「娃娃戲」的,而且自成體系,武生開蒙就有《乾元山》,很多名角兒童伶時期就靠這類「娃娃戲」成名。而另一條思路就是武旦了,這次趨勢版便按照這個思路,由武旦張庭宇扮演。還有一種是女武生,如裴豔玲,劉化秀便是以哪吒出名的女武生演員。哪吒在《大鬧天宮》裡頭拿槍,與悟空在樂曲中開打,悟空逗弄孩童,笑他乳臭未乾,哪吒惱羞,二人大戰,有些路子哪吒另一手會拿乾坤圈,為兩人開打增加難度與技巧性,有許多「拋接穿插」的功夫,哪吒是整齣戲中前幾名「吃功」的角色,也得是好演員來扮!
巨靈神,這個扮相奇特的大塊頭是尊力大無比的河神,傳說曾劈開華山治水。臉譜上有兩張臉,戴項下髯,屁股墊高,外穿黑靠。在戲中這個角色被悟空來回戲耍,「大而憨」的屬性提供了不少笑料,這邊先不暴雷,等進了劇院觀眾們便能看到悟空是怎樣逗弄這個大塊頭。這個角色由架子花臉或武淨應功,既要賣派頭,又有許多「蹉步」的表演,前頭派將時威風煞氣,後頭被悟空追著打時才顯得有趣。也是得好角來演啊!
羅猴,原是天上煞星羅睺,取其諧音「睺/猴」故在台上穿花褶子,畫著一張猴臉。見到悟空時有「你是猴!我也是猴誒!」的笑點,定位是丑角,行話「逗哏的」。這段戲的目的是讓看完前頭快節奏打戲的觀眾換個口味,也讓武生緩上一緩。悟空與羅猴武戲文唱,悟空心不在焉的與這個「遠房親戚」對打,打的羅猴難以招架,才引出巨靈神上場。
青龍、白虎:這兩位都由武淨應功,是最先與武功交鋒的兩人,都是鬼頭刀,原本抱著以一己之力打敗悟空的幻想,卻被悟空上了一課,被金箍棒狠狠壓制。這兩個角色也偏向愚蠢,有點「未開靈智」的意思——本就是四相所化,有點獸性也是正常。
紅鸞、月孛:這兩位是真真切切的女性角色,原型也是天上星辰,在戲中被孫悟空嘲笑為女流之輩,也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敗走了之。
六丁六甲:說白話就是「天兵天將」,原為道家的一組護法神,以天干地支命名。在台上則是六或十二人為單位來扮演,充當上下手的角色,在戲中群毆花果山的小猴,這隻小猴通常是班裡跟斗最好的武丑來演,老版本是「墨猴」穿一身黑猴衣,現在台上則穿一件紅兵坎,被六丁六甲追殺時要上躥下跳的躲避攻擊。悟空見子孫被圍出手相救,一人獨戰群神,後面「起蕩子」時,眾猴頭與六丁六甲就是翻跟斗的主力了!
總以上所說,悟空的敵人可謂千千萬萬,悟空率領一眾子孫應敵,每見一個敵人就得打一種靶子,真是「累死猴」!悟空的敵人們選角也必須都是好角兒才能有勢均力敵之感,這次演出除「三代猴」秦朗,徐挺芳,朱陸豪外,趨勢之星與復興劇團精銳盡出,勢必要大鬧一番!票數所剩不多,欲購請早,我們劇場相見!《看熱鬧・探門道》期待與您再會。

2025《東方神奇美猴王》
| 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