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

已加入購物書包 N

您確認要

N

焦點文章文學

2016/08/03

蘇東坡【和陶飲酒二十首之一】賞讀

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我不如陶生,世事纏綿之。

云何得一適,亦有如生時。

寸田無荊棘,佳處正在茲。

從心與事往,所過無復疑。

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按語】
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作。蘇軾因烏臺詩案謫居黃州後,對人生有深一層體悟,在藝術表現上增生了平實曠遠的意境。在人生感懷上他覺得與陶淵明最相契。蘇軾「和陶詩」多達一百零九首,在〈與蘇轍書〉中,他說:「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和陶飲酒二十首〉有敘,說他「飲酒至少,常以把杯為樂」,人家以為他醉了,其實他心中十分明白。喝了酒,在家裡寬解衣服,雖說不上歡樂卻也安適。這一輯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的。學者鮑霦說,「我不如陶生」這一首「總冠全二十首,緊扣『和陶』而言,說自己比不上陶淵明,永遠有俗事牽縈,不能如淵明般靜享閒適。所幸能保心田的寧和佳致,放心而為無所猜疑。雖不善飲,卻也能如淵明般領會一杯在手的酒中情趣。」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
訂閱 趨勢教育基金會

趨勢教育基金會

營業人名稱: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 統一編號:18032911

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