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每天都是喝酒天:酒豪文青李清照的暢飲日記
宋朝,一個全民作詩、萬人寫詞的時代,隨便在路上抓幾個人,大概都能輕輕鬆鬆地即與賦詩,更別說蘇軾、辛棄疾、王安石這些超希有五星級白金詩人了。但若是論及女性文學家,除了李清照,大概也找不出其他人...
當古董控遇上文青女:情愛的斷捨離
李清照的人生,讓我們看見一位女性自由的思想綻放成一朵美麗的文學之花......
焦點文章文學
2017/07/05
芒花與蒹葭──不遙遠的歌聲
生命本來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知識浩瀚,覺得自己一定是對的,往往恰好錯失了很多修正的機會……
蔣勳 文 /
童年住台北近郊大龍峒,附近房舍外是大片田野水塘,可以一眼看到不遠淡水河基隆河的交會處,甚至再遠一點的觀音山,一到秋天,河岸沙洲連到山崗峰嶺,蒼蒼莽莽,起起伏伏,一片白花花的芒草風中翻飛一直連到天邊。
芒花大概是我最早迷戀的家鄉風景之一吧。那是在陳映真小說裡常出現的風景,也是侯孝賢電影裡常出現的風景,風景被敘述,被描繪,被詠嘆,成為許多人美學上的共同記憶。
童年時聽到的卻不是「芒花」,大人長輩們看著白茫茫一片芒花時,若有所思,常常會說:「蘆葦」開花了。久而久之,習以為常,很長一段時間我也跟著稱呼芒花為「蘆葦」。
長大以後被朋友糾正過:「那不是蘆葦,那是芒花……」並且告訴我,蘆葦在南方的島嶼是不容易見到的。
台灣民間常說「菅芒花」,也唱成了通俗流行的歌曲。菅芒,好像是一種極賤極卑微的植物,不用人照顧,耐風,耐旱,耐寒,一到秋天,荒野,山頭,乾涸的河床,廢棄的社區,無人煙的墓地,到處都飄飛怒生著白蒼蒼的菅芒。
台灣民間人們好像並不喜歡菅芒花,覺得它輕賤、荒涼吧?總是一些被遺棄或低賤的聯想,飛絮,蒼涼,無主飄零。鄧雨賢作曲的〈菅芒花〉也一樣是哀傷悲情的曲調。
我卻特別喜愛台灣秋天蒼茫一片開滿菅芒花的風景,覺得是不同於春天的另一種繁華繽紛,繁華卻沉靜,繽紛而又不喧譁炫耀。
「菅」這個字民間不常用,常常被人誤讀為「管」。但是在大家熟悉的成語裡,還保留著「草菅人命」的用法。
「菅草」是這麼低卑的生命,長久以來,民間用它做掃帚,窮人用它遮蔽風雨,或者饑荒沒有東西吃的時候,啃食菅草根果腹充飢。菅草,這麼卑微輕賤的存在,這麼沒有價值,這麼容易被輕忽丟棄,像是路邊倒下去難堪到沒有人理會的餓殍,總是跟塵土垃圾混在一起,隨他人擺弄踐踏丟棄。如果,一個政權,如果,一個做官的人,如果,一個有權力的人,把人民的生命當成菅草一樣,隨意踐踏蹂躪,這就是「草菅人命」這個成語最初的記憶吧。
成語用習慣了,常常會沒有感覺,但是想到最初創造這成語的人,是不是看著眼前一群一群倒下的人,像看著一根一根被斬割刈殺踐踏的菅草,心裡忽然有畫面的聯想,菅草和人的生命就連在記憶裡成為上千年無奈荒涼傷痛的荒謬記憶。
把人的生命當成菅草一樣糟蹋,美麗的「菅芒」花開,卻隱隱讓人哀傷了。
●
其實大部分的人在口語裡很少用到「菅芒」,通常還是很直接就稱作「芒草」,避開了那個有點讓人心痛的「菅」字。
蘆葦在北方的文學繪畫裡都常出現,早在兩千年前《詩經》裡的〈蒹葭〉,講的就是蘆葦。
「蒹」是蘆葦,「葭」也是蘆葦,是剛剛抽穗初生的蘆葦。所以是白露節氣的初秋,在迂曲婉轉的河流中,在蒼蒼萋萋白茫茫一片初初開穗的蘆葦蕩漾中,一葉扁舟,溯洄溯游,上上下下,尋找彷彿在又彷彿不在的伊人,唱出那麼美麗的歌聲。
一千年前五代時期畫院的學生趙幹,留在台北故宮有一件〈江行初雪〉長卷,也是畫江岸邊的蘆葦,用梗硬的墨線畫出挺立的莖幹,卷上飛灑點點白粉,彷彿是江邊初雪,也像是飛在寒涼空氣裡淒淒蒼蒼的蘆葦花吧。
小時候常常聽到長輩說「蘆葦」、「蘆花」,他們多是帶著北邊的故鄉記憶的。
慢慢糾正了自己,知道南方的島嶼不容易看到蘆葦,被誤認為「蘆葦」的,大多其實是「菅芒花」。
喜愛文學的朋友多會為滿山遍野的芒花著迷,也有人刻意在入秋以後相約去走貢寮到頭城的草嶺古道,這是清代以來人們用腳走出來的小徑,蜿蜒攀爬在萬山峰巒間,芒花開時,風吹草動,銀白閃亮,就可以看到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島嶼秋日最壯觀的菅芒風景了。
草嶺古道走到高處,遠遠山腳下已是阡陌縱橫蘭陽平原的廣闊田野,海風撲面而來,山稜線上怒生怒放的一叢一叢芒花翻滾飛舞,像一波一波銀白浪濤,洶湧而來,彷彿聽得到芒花的濤聲。
●
芒花在島嶼文學裡常見,有趣的是「蘆葦」剛被糾正,改成「芒花」,又有人跳出來說:「那不是芒,是甜根子草。」
寫作的朋友一臉無辜委屈,回頭看自己的詩作,「芒花飛起」,塗改成「甜根子草飛起」,怎麼看也覺得不像詩了。
能夠經人提醒,把蘆葦修正成芒草,其實是開心的。生命本來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知識浩瀚,覺得自己一定是對的,往往恰好錯失了很多修正的機會。
為了搞清楚菅芒、蘆葦、甜根子草的混淆,後來查閱了一些資料,像李瑞宗的博士論文,這個數十年來行走於島嶼各個古道的行路人,像他長年在陽明山國家公園面對大眾的疑惑,用淺顯親切的方式介紹說明了禾本科的菅草,和甘蔗屬的甜根子草。
李瑞宗的論述說明了幾種不同的「芒」,「五節芒」最令我吃驚,過去概念上很直覺誤解:「五節」是指草莖上的節,李瑞宗論文中卻說「五節」是五月節,也就是端午節。所以,這種芒草,在盛夏開,四月到七月開花,其實是與秋天的風景也無關了嗎?
一般人接觸的島嶼秋天芒花的風景,論文中稱為變種的「白背芒」、「台灣芒」。「白背芒」在低海拔,「台灣芒」在中海拔,另外還有一般人比較少接觸到的「高山芒」。
甜根子草,同樣是禾本科,卻是「甘蔗屬」,的確與「菅芒」不同。但是,甜根子草也有別名,有時叫「菅蓁」,也有時被稱為「濱芒」,彷彿是水邊河岸沙洲無邊無際的芒花飛起,用了很美的「濱芒」這一名字。我就急急想告訴寫詩的朋友,她的「芒花飛起」其實是可以不用改了。
所以至少有四種不同的「芒」,各有專業歸屬,但的確可以歸併在廣義的「芒」字下。
「菅」「蓁」「芒」「葦」「蘆」這些名稱,在長久的地方文化裡顯然也在混用,的確不容易辨別,俗用的方式也和絕對專業的分類有了距離。
文學與科學畢竟不同,我不知道為什麼「菅芒花」的「菅」,「草菅人命」的「菅」,正確讀音是「間」,而這個字,在閩南語、客語、粵語中的發音都更接近「管」,子音是「K」。好像連日文韓文裡也有這個字,訓讀的發音也近似「管」。
草菅人命也常常聽人誤讀為草「管」人命,民間口語自有它發展的故事,糾正就好。氣急敗壞,大肆敲鑼打鼓,動機就好像不在糾正,有點自我炫耀了。
秋天在日本常看到蘆葦,高野山的寺院一角,一叢蘆葦,高大如樹,莖幹很粗,挺拔勁健,映著秋日陽光,絮穗濃密結實,像黃金塑造,那種剛強不可摧折的雄健之美,其實和島嶼的芒花很不一樣。
在上海也看過和日本高野山所見很相似的「蘆葦」,塔狀圓錐型層疊的花穗,巨大完美,銀白發亮,真像金屬雕塑,我一個驚叫:「啊,蘆葦——」旁邊的朋友立刻糾正:「這是蒲葦。」
是啊,漢詩〈孔雀東南飛〉裡不是早就讀過「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嗎?原來蒲葦還真與蘆葦不同。
蘆、葦、蒲、竹、菅、芒,許多字,拆成單字,再去組合,像「蘆竹」、「蒲葦」,小小屬類的不同,卻都歸併在「禾本」科中。大眾間文學性的混用,和植物專業科學的分類又靠近又分離,又統一又矛盾,也許使這些禾本一家的植物產生了語言和文學上有趣的辯證歷史吧。
因此每讀《詩經》的〈蒹葭〉,都不由自主會想到同樣讀音的「菅」。
《詩經》的註解裡都說「蒹」是蘆葦,是剛抽穗的蘆花,黃褐,灰白,在風裡搖動,河流兩岸,一片蒼蒼萋萋。
「菅」與「蒹」或有關或無關。來往於池上台北間,車窗外,縱谷的秋天,一路都是芒花相隨,浩瀚如海,無邊無際。
最近畫一件長280公分、高110公分的縱谷之秋,想記憶著秋天縱谷天上地下一片蒼蒼莽莽的白,記憶著芒花初開時新穗裡透出極明亮的銀紅,像鍛燒的銀器裡冷卻了還流動著一絲一絲火光的紅焰,映著島嶼秋天清明的陽光,閃閃爍爍,像一首唱了兩千年的歌。
我一次一次來往的縱谷,火車窗外是多麼奢侈的風景,銀亮的新紅,大概維持十天左右,金屬光的銀穗開始散成飛絮,白茫茫的,到處亂飄,在風裡搖擺,摧折,翻滾,飄零,飛揚,散落——那是島嶼的芒花,很卑微,很輕賤,彷彿沒有一點堅持,也絕不剛硬堅強,隨著四野的風吹走去天涯海角。它隨處生根,在最不能生長的地方怒放怒生,沒有一點猶疑,沒有一點自怨自艾。據說農人燒田燒山都燒不盡菅芒,它仍然是每一個秋天島嶼最浩大壯麗的風景。
讀過比較專業的論文,最終還是想丟掉論述,跟隨一名長年在古道上行走的旅人,在寒涼的季節,望著撲面而來的白花花的芒草,彷彿遠遠近近,都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美麗歌聲。
是蘆,是葦,是菅,是蒲,好像已經不重要了。在兩岸蒹葭蒼蒼或蒹葭萋萋的河之中流,彷彿看見,彷彿看不見,可以溯洄,可以溯游,迂曲蜿蜒,原來思念牽掛是這麼近也可以好遠,咫尺竟真的可以是天涯。
「葭」是蘆葦,也是樂器,讓我想到初民的蘆笛,學會了在中空的管上鑿孔,手指按著孔,讓肺腑的氣流在管中流動,悠揚出不同音階調性的旋律。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歌唱的人其實沒有太多話要說,所以反反覆覆,只是改動一個字,在水中,在水岸,在沙洲,到處都是蒹葭蒼蒼萋萋,搖舟的人,重複唱了三次。好可惜,我們現在只能看到文字,聽不到悠揚的聲音了。
《詩經》是多麼莊嚴的「經典」,但我寧可回到〈蒹葭〉只是歌聲的時代,「詩」還沒有被文人尊奉為「經」,「詩」甚至還不是文字,還是人民用聲音口口相傳的「歌」,還可以吟唱,可以詠嘆,可以有愛恨,可以憂愁,也可以喜悅,是用蘆笛吹奏,是在河岸蘆葦叢中唱出的肺腑深處的聲音。
〈蒹葭〉裡重複三次「所謂伊人」,一個字沒有更動,「就是那個人」,就是那如何也放不下的日思夜想的「所謂伊人」吧。
沒有「所謂伊人」,自然不會有歌聲。
常常會念著念著「蒹葭蒼蒼」,想像兩千多年前的歌聲,像今天在卑南許多部落裡還聽得到的歌聲,婉轉嘹亮,有那麼多的牽掛思念,讓一個秋天卑南溪兩岸溯洄溯游開滿了白蒼蒼的芒花。
〈蒹葭〉一定可以唱起來的,如果是鄧麗君,會用多麼甜美的嗓音輕柔地唱「宛在水中央」;如果是鳳飛飛,會用怎樣顫動的聲腔,唱出纏綿感傷的「溯洄從之,溯游從之」;如果是江蕙,會把「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兩個閉口韻的「萋」與「晞」唱得多麼荒涼憂苦。
想在島嶼各個角落聽到更多好的歌聲,聽到更多可以流傳久遠的歌聲。
歌聲並不遙遠,可以傳唱的歌,可以感動廣大人民的歌,一定不會只是口舌上的玩弄吧。動人的歌聲,能夠一代一代傳承的歌聲,必然是肺腑深處的震動,像陽光,像長風幾萬里,像滋潤大地的雨露,傳唱在廣漠的原野上,傳唱在蜿蜒的河流上,傳唱在高山之巔、在大海之濱。數千年後會變成文字,會被尊奉為「經」,但是,我一直嚮往的只是那歌聲,兩千年前,或近在卑南部落,都只是美麗的歌聲,並不遙遠的歌聲。
蔣勳 全新系列有聲書【哈囉詩經!不遙遠的歌聲】
有聲書產品介紹與試聽:https://www.trend.org/Product/Content/31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