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

已加入購物書包 N

您確認要

N

影音廣播

2017/09/07

藝文FUN輕鬆廣播專訪廖咸浩

邀請到學者廖咸浩來到節目中,他帶來最新著作《紅樓夢的補天之恨》,將與主持人陳怡蓁一同破解紅樓夢密碼

主持人:陳怡蓁(Jenny)
訪談人:廖咸浩
首播時間:2017/8/26


| 簡 介 |

廖咸浩
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美國史丹福大學文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曾任台大外文系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長、《中外文學》月刊社長兼發行人、《英美文學評論》總編輯、Studies i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總編輯、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台灣大學主任祕書、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執行長。並曾受邀至美國西雅圖大學任客座教授,捷克查爾斯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任特約講座教授,至美國普林斯頓、芝加哥、澳洲墨爾本、香港中文、南京等大學任訪問學人。現任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逢甲大學特約講座教授。


《紅樓夢的補天之恨》

以「遺民情懷」作為重詮《紅樓夢》的密碼

從文字迷宮中發掘「隱微書寫」的政治意義
將當代理論導入紅學研究,重審「反清悼明」或「排滿興漢」的議題

學者廖咸浩新作《紅樓夢的補天之恨:國族寓言與遺民情懷》

將紅樓夢中「心學」與「理學」的對抗現象,
還原為遺民情懷與清代籠絡政策的抗衡,展開關於本書題旨的鉤沉。

這個重詮的過程主要以後設小說、國族寓言及精神分析理論貫穿。從紅樓夢以兩種神話二度開展的現象,勾勒出其後設小說架構,並以「不看正面,應看反面」的寓言閱讀,窺看其對明清易代之巨變下國族命運的省思,再由精神分析理論剖析遺民之「另我」(寶玉)如何在以《大義覺迷錄》為高潮的清廷籠絡政策壓力下,經由重履崇禎殉國至南明覆滅的歷史,以堅其不仕二主之志。最後,《紅樓夢的補天之恨》更經由此一易代的悲劇,探索紅樓夢如何轉化興起於明清之際的本土現代性因滿人入關所遭致的挫敗。


文學研究中的寓言式閱讀在中西文學傳統中都源遠流長,而當代的「國族寓言」式的閱讀,更可謂結合了傳統寓言式閱讀、當代後結構主義理論及後殖民理論,對文學作品中被忽略的國族宰制關係給予了全新的關注。《紅樓夢的補天之恨》的寫作即是從這樣一個視角出發,對遺民情懷應成為一種「具正當性」的紅學研究議題,提供一點淺見。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

請先查閱之前購買的簡訊
或輸入訂單之手機、email查詢

訂單手機號碼

or
訂單email

查詢
訂閱 趨勢教育基金會

趨勢教育基金會

營業人名稱: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 統一編號:18032911

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