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

已加入購物書包 N

您確認要

N

影音廣播

2016/07/29

藝文FUN輕鬆廣播專訪楊力州

你知道金馬獎是怎麼誕生的嗎?藝文FUN輕鬆邀請導演楊力州告訴您金馬獎的來龍去脈...
主持人:陳怡蓁(Jenny)
訪談人:楊力州
首播時間:2016/3/19


| 簡 介 |
本集藝文FUN輕鬆邀請楊力州導演談談關於「我們的那時此刻」-金馬獎。

為什麼會有金馬獎呢?對於台灣不同年齡層的人而言,金馬獎可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我們的那時此刻》這部電影,原是紀念金馬獎50周年而生的紀錄片《那時‧此刻》,在金馬影展結束後,導演楊力州著手調整其內容,以詼諧趣味的風格,收錄整理各屆獲獎影片或知名作品之精彩片段、眾多影界名人及導演訪談其心路歷程外,亦找來「影迷」─台灣的在地民眾分享當年看完電影的悸動,透過本部電影,可從中看出台灣電影,甚或是華語電影的興衰與發展變化。而透過這些不同年代的作品特色,亦可從中窺見台灣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在抗戰時,愛國情操濃厚、政治色彩正確的電影,自是家喻戶曉之名作,而在台灣從農業社會逐漸轉向工業社會的大環境下辛苦工作的女工們所喜愛的愛情片,也是眾多女工在苦悶生活中的心靈調劑。而金馬獎隨著其政治色彩淡化,其藝術性也日漸提升,以每年定期舉辦的金馬影展為例,期間放映除當年度入圍金馬獎之影片外,更每年規劃不同主題,及選擇特定導演之系列作品、並放映當年度全球各大影展獲獎之作品,是眾多文青在每年秋冬期待的盛事。

那麼,為什麼會有金馬獎呢?

就由桂綸鎂在《我們的那時此刻》這部電影裡,來告訴大家答案吧。


| 關 於 楊 力 州 |

台灣紀錄片導演。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自紀錄學生起走上紀錄片之路;以紀錄片方式關注台灣社會的議題,2011年入圍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曾任中華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理事長,台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常務理事及國內多項獎項之評審委員。


| 延 伸 閱 讀 |

在過去,其實有不少台灣電影是由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無論是黃春明老師的《兒子的大玩偶》、《蘋果的滋味》、《看海的日子》;王禎和的《嫁妝一牛車》等等,但近年來,改編文學作品而生的電影卻漸露疲態,在2015年,文化部為了提倡全民閱讀,委請王小棣導演監製《閱讀時光》系列,挑選十部經典文學作品,透過各具特色的影像風格,讓觀眾透過螢光幕,得以重新閱讀經典之作。

閱讀時光官方網站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

請先查閱之前購買的簡訊
或輸入訂單之手機、email查詢

訂單手機號碼

or
訂單email

查詢
訂閱 趨勢教育基金會

趨勢教育基金會

營業人名稱: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 統一編號:18032911

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