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

已加入購物書包 N

您確認要

N

焦點文章專欄

2022/03/18

〈一齣詩劇的完成──記《光年》構想及其後臺〉

在2022趨勢教育基金會主辦的詩劇《光年》開演以前,我們邀請了幾位發起者、創作者,展開密談。他們談詩,談音樂,也論劇場


採訪編寫 / 陳柏言  


  在2022趨勢教育基金會主辦的詩劇《光年》開演以前,我們邀請了幾位發起者、創作者,展開密談。他們談詩,談音樂,也論劇場。我走入他們的談話,就好像闖進佈滿管線的後臺,展看大型壁畫的草圖。那裡充滿了可能性,一切都還在發生。燈暗下來,也像是一座微宇宙的模型。


大疫時代的詩劇場
  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憶述起,詩劇場的發想,源於2012年,在國圖舉辦的《詩的立體書:九十九種讀詩的方法》。她找來大學同屆的詩人羅智成合作,不只演出詩作,也邀請創作者登臺朗誦。那次的活動反響極好,也鼓勵她繼續推動詩劇場;希望藉由更親民的方式,向文學大師致敬,也將感動分享給更多的社會大眾。基金會文學顧問陳義芝接著指出,文字固然自足而飽滿,但就讀者的接受而言,總是有限的。他認為,詩劇場藉由不同的媒材「接枝」,將作品開枝散葉,挖掘詩作無窮的可能性。陳義芝說,選擇羅智成作為這次《光年》的主題詩人,一方面當然是因為他的詩作風格極具特色,且擁有世界性的視野,「他也是點子最多、想像力最天馬行空的詩人。」


  「這次的演出,本來在去年九月就該發生;」徐堰鈴說起不期而至的升溫疫情,苦笑著說:「現在只好推託說,我們比較喜歡在春天演出。」


  在徐堰鈴眼中,劇場最重要的,是演員與觀眾互動的臨場氛圍。但是,防疫政策總要求人們「盡量不要互動」,這與劇場的本質,產生了相當大的衝突。大疫時代,考驗著導演的既有思維,進而影響整齣戲的呈現方式。徐堰鈴捨棄詩人上台朗誦的橋段,改以錄音或影像播出;而最終挑選的詩作,也將疫情納入考慮,從更遙遠、宏觀的視角,聚焦在詩人對於自然生態的關注,以及對於宇宙文明的感觸上。


  徐堰鈴指出,詩印在紙上,它的介面是相對純粹的;但如果要將它演出來,就必須用「立體」的思維去思考,去找尋場景的action,「我常常在想,要怎麼更好的詮釋一首詩?對劇場來講,它就是一個『藝術的全能運動』。比如,我們可以用燈光,用影像,我們也可以用聲音,加上動作……」導演最重要的任務,並不只是詮釋詩作,更要詮釋詩人本身:詩人為什麼去寫那首詩?詩作能帶給觀眾怎麼樣的回饋與延展空間?「我覺得作為一名導演,就好像是在做算術──也就是:我們要怎麼去重新解構又結構它?」 


  談起詩的詮釋,陳建騏認為,無論是流行音樂或者劇場音樂,和「詩」的關係都非常密切,「詩是所有文字載體中,擁有最多縫隙的藝術形式;而這些空隙,正好提供音樂創作者,很好的發揮空間。」由於充滿孔洞,人們如果要理解「詩」這樣的語言,往往需要通過「翻譯」。而他的工作,正是藉由音樂(包括人聲吟唱、電子音效等),去創造一個詮釋的空間;「我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讀者,用音樂去填補那些空隙。那或許會讓原詩更加飽滿,也可能刻意使之乾涸。」


  陳建騏舉羅智成《地球之島》中的〈十月〉為例,為了配合詩中描寫的阿里山神木場景,導演希望參考鄒族的音樂風格。他聆聽鄒族的歌謠,並通過自己對於音樂和詩作的理解,轉化並賦予歌曲特殊的情調。除了譜曲之外,還要考慮到,這些歌曲讓哪一位演員演唱?又要用哪一種方式唱?不同的渲染方式,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感受向度,「就像導演剛剛說的,好像是在做數學題。」


詩是最害羞的文學形式
  談起詩的跨界展演,羅智成早在臺大讀哲學系二年級時,就已做過類似的嘗試。他與知名舞者羅曼菲合作,在耕莘文教院舉辦一場現代詩舞表演。羅智成憶述,其中一場名為《給愛麗絲》的演出,「有劇,有舞,有音樂,當然也有朗誦。我還幫忙搬了一架鋼琴上台。」為什麼會對藝術媒介的「跨界」感興趣呢?他坦承,自己是一個「大腦過動」,什麼都想試試看的斜槓人;「我不是以一個既定的詩人想像,來製作我自己;而是以對自己的想像,來製作詩人。」


  「詩是一種非常害羞的文學形式。」羅智成說,當詩遇不到對的人、對的心情、對的場合,詩往往顯得不合時宜,非常尷尬。但只要一切都對了,詩就會變成一個宗教的聖禮,一場感動人心的彌撒。為了追求「對」的狀態,羅智成竭盡文字的可能去探索,也會嘗試文字以外可作為輔助的媒材。於是,他會將目光投向音樂,舞蹈,劇場,「我一直積極的摸索、探尋各種儀式;希望能夠在閱讀的當下,把那些不對的狀態,都變成對的。」2005年以後,他開始創作「故事雲」系列詩作,正是基於這樣的追求;「我希望透過詩的戲劇元素,來擴大詩的功能與渲染能力。」


  羅智成主張,詩是最依賴讀者的創作形式,「如果沒有讀者的感受參與,詩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身為原作者,在這次製作《光年》詩劇的過程中,他樂於當一名觀望者。他很期待導演會如何挑選、展演詩作,形成另一組「創作者的心智地圖」。


  不會想要「插手」嗎?


  「有時候當然會忍不住好奇,去窺視一下,」羅智成笑著說,「回來後假裝什麼都不知道。」


  「我們和羅老師之間的關係,真的很像是在諜對諜。」徐堰鈴饒富深意的眨了眨眼。


答錄機裡的詩
  在很年輕的時候,徐堰鈴就已經是羅智成的讀者。


  「那時候誠品還沒有開始,要買到羅老師的書,還得到特定的書店才能買到。買到的時候會覺得:『太棒了,這是我的書。』我的意思是:這本書不再是『他的』,而是『我的』。」她非常喜愛羅智成詩,愛到會在夜深人靜時,將詩句錄進電話答錄機裡。打電話來的朋友聽到後,總是想:堰鈴是不是過得不太好?結果沒有人敢留言,「羅老師的詩對我而言,真的是一個生活情境裡面的東西。」


  因為導演《光年》,徐堰鈴從單純的讀者,變成了改編者。徐堰鈴說,她很享受這樣的角色改變,「因為我本來就是一名演員。」也因此,她看見過往單純讀詩時,較未注意到的面向。比如,通過電腦文字雲的運算,她得出這次選定的羅智成詩,最頻繁出現的關鍵字,竟然是「我們」。此外,她也留意到,詩人對於台灣土地的關懷,以及著迷於定義事物的熱情,「對我來講,作為一名詩劇場導演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可以觸碰到詩人『創作的內在』。」而這次執導《光年》,她希望創造平易近人的詩劇場,讓觀眾重拾對於文字的喜愛。


  陳建騏則對羅智成寫「夢」的詩特別有感。他以〈夢中旅者〉為例,說明寫詩的人,甚至詩作中的「我」,都不見得去過詩中描述的地點。但是,創作者可以在詩行之間,不斷地轉換、飛翔;「詩和夢一樣,都是超越生命本身的東西。現實中沒辦法滿足的事物,或是不可能發生的想像,都可以在夢或詩裡面完成。」陳建騏強調,無論是夢,或者是詩,都是想像力的跳躍,不見得會依循邏輯行進;在這個意義上,他希望藉由音樂去跟隨文字,「我可以用自己的想像力,將它們連結起來。」


  陳建騏補充說明,《光年》講述的是時間,也是距離;「它可長可短,就像詩和藝術跟人的距離是一樣的。」他期許觀眾將自己毫無保留的,投入到劇場這個奇異的時空,打開被長久阻絕的感官,用最直觀的感受來體會詩劇,「我覺得這些感覺是與生俱來的。但有可能因為教育或是社會化的過程,拿走了這些天性。」


觀看星空的方法
  關於《光年》,羅智成讚賞導演的選題很好。


  「光年」是宏闊的距離,也隱含孤獨的意義,「光」則讓視覺發生。對人類來說,天上的星星,絕大部分在碰觸不到,也永遠抵達不了的地方;然而,他們又在我們眼前閃爍、發光。羅智成說,這產生一種很奇特的感覺,「明明是你知道他存在,但它跟你的關係,卻好像並不存在。」


  他進一步說,如果換個角度思考,就會發現「光年」這個概念,似乎可以對應到生活中的許多關係,我們很容易被這個字眼所吸引進去。「當『光年』這一個詞出現的時候,你的位置就在變成了星星。你本來是地球上的一個人,或臉書上的一個名字、一個帳號;可是,當你面對『光年』這個字眼的時候,你自己就自然化成了一顆星星。我覺得詩劇場就是這樣:很多星星跑到劇場裡面,去看別的星星。」


  (附註:除了《光年》詩劇場外,趨勢教育基金會更在今年啟動趨勢・詩劇場系列,將連續五年,推出以當代詩人主題,一年兩齣詩劇,喜歡詩與文藝的朋友可以密切關注。)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
訂閱 趨勢教育基金會

趨勢教育基金會

營業人名稱: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 統一編號:18032911

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