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AI機器人魔法營

今天的一小步,實踐未來的一大步!
真劇場在國圖:經典折子戲.青春篇7《真假武大郎》、《琴挑》、《刺巴杰》

| 笑點滿滿.心動加倍.火爆出擊 | 看青春有膽的趨勢之星們秀出身手,一展熱血真功夫!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金鑣黃天霸-天霸戲 林小寶(林思璞)

「天霸」何許人也?「金鑣」又是何寶貝?跟著【看熱鬧 探門道】一起探看「天霸戲」!
焦點文章專欄

2024/12/04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艷陽樓 林小寶(林思璞)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艷陽樓 撰文 / 林小寶(林思璞)
明年1/18,1/19趨勢教育基金會的龍年封箱「鬪」系列演出。接連兩天好戲,第一天先看《竹林記》、《打神告廟》《艷陽樓》三齣好戲;第二天《黃鶴樓》、《周瑜歸天》、《全樑上壩》。從大學生趨勢之星,到年輕一輩的徐挺芳,蘇健宇,邱文彥,黃昶然,中流砥柱的朱陸豪,張德天,最難得則是從事教學多年的曹復永老師重回舞台,上演周瑜,老中青三代攜手合作,陣容堅強,可謂「滿台芳」。(🔥【真劇場京選】龍年封箱鬪戲:https://go.trend.org/t07V7eqj )
今天我們倒吃甘蔗,先講講第一天「大軸」《艷陽樓》。
《艷陽樓》又名《拿高登》,屬於江湖戲,多為武生勾臉應功,亦有花臉出演。故事講的是「水滸二代抓奸臣二代」——高俅之子高登出外玩耍,見一女子美貌,擄回府去。誰料此女是梁山好漢「金槍手」徐寧之女,其兄徐世英追趕高登之際,偶遇「霹靂火」秦明之子秦仁,「雙鞭」呼延灼之子呼延豹,「小李廣」花榮之子花逢春,四人相約前往營救。高登酒醉,力戰四人,後被擒拿。
此則故事不見於《水滸》與《水滸後傳》,最早出處是清宮戲《忠義璇圖》。據王展雲所述,此劇最早叫《仙人擔》,指的是最後一場大戰時,高登執石擔,四人拿石鎖大戰;高登的「仙人擔」與《挑滑車》高寵的「大槍」一樣都「活廣告」,只要將這兩個把子插在戲院門口,觀眾便知道今天唱這齣。
這齣戲不同於往常的好人打壞人,而是反派高登為主,花逢春四人為輔。明明花臉扮相卻武生應功,頭牌都愛唱高登,據說這跟一段「誤場」有關:清末武生宗師俞菊笙貼這齣戲時,原先唱花逢春,有一次扮高登的演員誤場,俞菊笙急中生智,自己頂上,並找另一武生來唱花逢春。且大膽地將「棒槌巾」改為「扎巾」。俞本就是高壯偉岸的身材,一改之後扮相越發挺拔威武。一張白臉凸顯人物幾分詭異幾分狠辣,身穿白底箭衣,外罩同色褶子,光這一身就勝過以往。「醉打」時加入七星刀,把子重新編排,緊湊火爆,一炮而紅。這一路的《艷陽樓》便留傳下來,俞的學生楊小樓,尚和玉二人都唱。老版花臉應功反而稀少。
這齣戲現存的錄影版本中,厲慧良,錢浩亮,俞大陸三人最具代表。流傳最廣的厲版是在楊派與尚派基礎創造而成的,人物飄逸,強調「醉」,一招一式靈巧無比,打起把子不疾不徐,節奏明顯,極重動態之美。如今台上所見多為這一路。
錢浩亮是尚和玉親授,有「坐如半截鐵塔」、「立如一口金鐘」之說法,靜態的美是一特色,打鬥起來風格厚重狠辣,大刀削頭都是「貼著走」,彷彿要活生生的把對手砍壞,舉手投足霸氣十足,與厲的飄逸各成氣候;俞大陸此劇據說為家傳,俞菊笙就是他的曾祖,「小毛包」俞振庭為其祖父,據傳這一家子幾代人均脾氣耿直,講義氣有血性,舞台上角色也投射出演員的性格。俞大陸的高登形象強橫,氣焰囂張,開打時招式凶險火爆,亮相張揚,一連用了好幾個「剁泥兒」亮相,用行話形容就一個「衝」字。
《艷陽樓》看點,先看高登「趟馬」,後看「醉打」,我們照著厲慧良的版本來看看熱鬧,探探門道。
高登上場便與眾不同,白臉白衣白扎巾,黑扎髯大紅花,右手拿一把特大摺扇,左手敞開提著摺子,昂首闊步,扇子先是在身側微抖,後高舉,亮相!霸氣威武,捻鬚捋鬢,唱【點絳脣】落座。出得府去,唱道:「人來帶馬會場上」,轉身背扇,一讓髯口,又一個亮相,折扇如同孔雀開屏。
這齣戲三個上馬,先講第一個。家院帶馬,高登將摺扇插在後頸,抖抖身上塵,撫撫馬鬃毛,觀眾一看便覺得這一定是高頭大馬,肯定漂亮!接過馬鞭,左腿三顛,往前一踹,右腳提起,一讓髯口,上去了!回身再唱一句「順者昌來逆者亡」,一抽馬鞭,跨腿轉身回望,這是劇中經典亮相了,整個身體扭轉,「拔」了起來,駿馬嘶鳴,顛簸來回,再回身亮相,這次就是「藏」了,雙手勒韁,挺挺站直,再次催馬,先緩後急,左腿十字一踹,拉回提在身側,單腿雲步三踹腿,又扯馬鞭,圓場跑到上場門,撩開褶子,節湊再上催,左腿一跨,馬鞭從右腿側邊一挖順勢往前,到台口再一甩,整個身體打開,三轉一提又往回走,兩打馬,馬鞭身後繞出,一拍右腳靴面,甩開摺子,左十字腿不落地提到身側轉身落地,晃晃悠悠下場去了。
這段戲最吃功力,水袖,摺子,髯口,扇子,馬鞭,大紅花,每一樣都得安安分分的跟著演員走,不同的步法輾轉騰挪,要走出「好」來,就得像王金璐對兒子王展雲形容楊小樓的那樣——跟「大蝴蝶」似的!
除了這一段「趟馬」之外,後面另有三次上場,三次上馬下場也非常精彩。第二次上場得「衝出來」,家丁護院都站好了,就等高登上,鼓佬一催就往前跑,到了台口馬鞭一劃踹腿亮相,左又一看,啪!轉身再往前走;第二次上馬則是左手抓扇,往前跑,一抓馬鞭,抽了就走,跨腿轉身,一圈!兩圈!一踹腿亮相!
第三次上場有家丁在前,依舊不能含糊,也是一個大圓場,比上次更為急切,看到美女,下馬大膽打量。家丁將民女搶走,高登甩開老婦;第三次上馬,一抽馬鞭,跨腿轉身往後踹,變成「探海」,後腳落地全身往回撤步,打馬下場。這第三個上場就沒有那麼急切了,有種「喜」氣。到了台口回轉身,花逢春、呼延豹、秦仁在遠方看到高登強搶民女,打馬追上,高登往前催馬,貼著台緣跑上半圈,回頭打量,四人一同反拿馬鞭亮相。厲慧良的高登第三次上馬下場是個絕活兒,「720度轉蹬」,跨腿轉身,射雁回身,左腳始終不落地!一甩髯口,直直地下場。三次上場,三次上馬,三個下場,層次分明,各有意趣。
四人走邊上場,四位豪傑從厚底改為薄底,這段講究一個「齊」,不管是雙人旋子或四人飛腳,只要同步便會好看,邊唱邊舞,動作相互呼應,這段非常精彩。限於篇幅,我們直接進到「醉打」。
高登與四人對打用的第一種兵器是「七星刀」,比「大刀」較纖細輕巧。此時高登已經酒醉,厲慧良乃踉蹌而來,以一敵二,四個削頭,倒數第二下削完「探海」,轉回來是最後一下;秦仁上場,高登醉態更顯,手中刀卻不停歇,不退反進,【一封書】鑼鼓下,忽快忽慢,神出鬼沒,看似踉蹌,倏地一刀殺來,秦仁上下躲避,刀刃順著秦仁脖子一繞,「刷!」的一下凶險無比,上下格擋,一個探海大翻身,髯口,定身亮相,搖搖晃晃的走下場去。
刀換槍,高登從下場門走上。秦仁撥開家丁,高登一踹大帶左手抓住。比起七星刀,長槍更加輕盈,一高一矮,端腿往前,高登以腳繞秦仁脖頸,踹開,槍向上拋出,改為反拿,短小精悍,近身格鬥,一寸短一寸悍,再次踹開秦仁,又回到正拿,捻鬚回望亮相。
秦仁不敵,呼延豹殺來,節奏更快,高登用招更狠辣,槍頭亂點誘敵,看準時機朝呼延豹腦門扎去。呼延低頭躲過,兩人反身對砍,高登長槍一架,朝外推,力大無比,呼延豹往前踉蹌,高登下盤不動如山,仰身下腰如划船,重心回穩,往下打!長髯飄飄,你來我往,高登攻,呼延守,長槍搭在呼延肩上,二人往前,發力又是朝著後腦刺去,未能得手。二人分開,高登右手長槍接至左手,身子跳過,探海翻身亮相,似是胃中翻滾,調整狀態,將呼延豹打下場去。
徐世英殺來,兩人都是大開大合的打法,高登依舊那下「扎腦門」,誰來都得受這一下,直刺橫掃。徐世英雙刀抵擋,二人勢均力敵,徐世英用刀一打高登腳面,閃過一旁。高登右手捏著槍纂,從後背擲出,一個小跳,槍回手中,撩起髯口至鬢邊亮相,高登狠狠冷眼一瞥下場去了。
徐世英力戰家丁,高登改拿銀白色大刀殺出,勢大力沉,花逢春執雙刀殺出,鑼鼓改為【急急風】二人打得又急又密,刀刀斃命。高登當頭兩刀殺出,單腳架起,花逢春橫刀一劈,高登大刀過背,跨腿亮相!二人誰也打不過誰,相互牽制下場而去。
四英雄與家丁打得熱火朝天,高登赤手空拳殺出,戰況越發焦膠著,急得人直搓手。徐世英,秦仁追殺而去,高登搓步抵擋,一推二人,雙拈髯回身望月式亮相,髯口甩回再亮相,高登下場。四英雄又奪過石鎖,高登一見不妙,愈發心急,踹出仙人擔,呼延豹一腳踹還給他,高登腳面一勾仙人擔入手,撞開秦仁,呼延豹,冷不防,徐世英從後背砸來,高登至此身死!全劇終。
這齣好戲難得一見,高登,花逢春,徐世英,呼延豹,秦仁均武藝高強,一來一往之間,不同兵器輾轉出現,高登醉態還不能落下。整齣戲編排上就已經層次分明,精彩萬分,可謂看點滿滿!今年年初趨勢教育基金會曾在國圖推出精華版。這次封箱全本上演,更加難得可貴,且演員陣容堅強,真是值得一看,我們劇場見!「看熱鬧,說門道」下回再敘。
📣《艷陽樓》全本精彩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