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美猴王的衣櫃 林小寶(林思璞)

「猴戲」除卻表演自成體系外,服裝也有講究。「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美猴王的衣櫃」有什麼寶貝!?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美猴王的武器與對手們 林小寶(林思璞)

悟空的敵人可謂千千萬萬,悟空率領一眾子孫應敵,每見一個敵人就得打一種靶子,真是「累死猴」!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鬧龍宮 林小寶(林思璞)

《鬧龍宮》各家名角自有詮釋,人物上這是悟空最瀟灑的時候,來去自如,調笑三界,保有野性。功夫上,這齣好戲把子豐富,有翻又打,情節緊湊亦富有幽默,是難得的好戲!
焦點文章專欄

2025/08/18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美猴王的衣櫃 林小寶(林思璞)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美猴王的衣櫃 林小寶(林思璞)
趨勢教育基金會自2021年起由朱陸豪領攜學生徐挺芳,秦朗及戲曲學院師生共同製作了「東方神奇美猴王」一劇。以傳統「三鬧」——鬧龍宮,鬧地府,鬧天宮為主軸。先於國家圖書館演出,後加上舞台設計,擴大演出規模,在高雄衛武營首演。近年再改版,刪去《鬧地府》,加入〈二猴山〉〈八卦爐〉兩折,赴新加坡與日本橫濱,今年八月「三隻猴」鬧上國家戲劇院,更要登上台中國家歌劇院,北中南幾大場館均讓「大聖爺」遊遍。隨著演出征程再啟,《看熱鬧・探門道》又與大家見面了,今天來聊聊「美猴王的衣櫃」。
先前我們聊過「猴戲」除卻表演自成體系外,服裝也有講究。「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美猴王的衣櫃」有什麼寶貝!?打開衣櫃映入眼簾的是:猴衣,猴抱衣,制度衣,猴蟒,猴甲⋯⋯——從名字就可看出全是「猴玩意兒」跟「老爺靠」一樣,齊天大聖用自己來替衣服命名。
如何區分「何為猴戲所用戲服?」除了名字,先從「紋樣」「顏色」來看。
紋樣與顏色
猴紋:這是猴子最常用的紋樣,形似猴子的毛髮,一種旋渦狀,叫「猴旋」,一種是長條形的毛髮平行疊成「二」或「三」樣,稱為「猴毛」。這是一種抽象的手法,若讓演員「整身絨毛」那就不美了,故在戲服上用絲線繡上猴紋,演員一動猴紋便「活了」,孫悟空在台上的彩褲大多便繡有此紋樣。
桃子:孫悟空的大本營「花果山」便盛產桃子,孫悟空也被分到「蟠桃園」當差,在「蟠桃會」上又將仙桃仙果吃的乾乾淨淨「桃子」為了猴的標誌。張四全先生的「制度衣」就是桃子紋樣。
龍紋:孫悟空在花果山自立為王,誰人不知「美猴王」的名號?而「龍」自古便是帝王的專屬,孫悟空用之理所應當,現如今舞台上的「制度衣」大多都是龍紋了。
祥雲:大家都知道大聖有「筋斗雲」的本領,一翻十萬八千里,因此猴的服裝也多有此紋樣。
八卦、卍字、佛字:孫悟空拜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師學藝,學的是道法,後來被太上老君扔進「八卦爐」中用三昧真火煉上七七四十九天,這使悟空與「八卦」頗有淵源,李萬春便穿過一套「八卦制度衣」。孫悟空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又拜入佛門。孫悟空後期的扮相有些臉譜上就畫有「佛」或「卍」字,戲服亦然,這是身份的象徵。
說完「紋樣」來說「顏色」
既是「美猴王」那必然用「帝王之色」——「明黃」,「杏黃」,「老黃」是行頭的常用色。還有一點,誰見過「石猴」呀?他的皮毛大概類似一般獼猴吧,那就更該用黃了!除了基礎色,名家們的「私房寶貝」也在顏色布料上下手,李萬春便有「金絲絨蟒」燈光打在衣服上流光溢彩,金閃閃一片。山東白雲明的「制度衣」則是「秋香色」——貴氣沉穩!
當然隨著劇情推演,大聖的行頭的顏色也會改變,如「八卦爐」一折,孫悟空在爐中待了七七四十九日,活生生練出火眼金睛,為了表現悟空被「燒」,這場戲就穿「紅」或「紫」。
「紋樣」「顏色」講明,我們正式打開櫃門,來說「款式」。粗略一看美猴王的衣櫃中大概有幾件行頭:猴衣、猴抱衣、猴蟒、制度衣、猴靠、官衣、甲衣。打開上層,每一件衣服又對應著不同的帽子:軟羅帽、鑽天盔、草王帽、紫金冠等等。拉開抽屜,還有配件:領巾、狐尾、翎子⋯⋯我們一樣一樣看!
百般行頭

猴衣、猴抱衣
這是猴子最基礎的穿搭,孫悟空之外的小猴們也穿猴衣,這兩套行頭從「打衣」與「抱衣」演變而來。相當於武松身上的「黑素打衣」改爲「黃底猴紋」,任堂惠的「團花白抱衣」改成了「猴紋黃抱衣」。這兩套行頭通常配戴與衣服同色的「軟羅帽」脖子上會有條紅色或藍色的領巾,添加一抹亮麗。視劇情需要,悟空成了「鬥戰聖佛」後繡上「佛字」,悟空被火「燒的通紅」衣物改爲紅色。最有意思的是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百年,渾身藤蔓雜草——穿綠抱衣!
猴蟒
「蟒」是京劇服裝中,最高級別的服飾,多為王侯將相,貴族子弟所穿,繡龍繡江崖海水。孫悟空是「齊天大聖」!必須穿蟒,還得是皇上的黃蟒!不過除了用一般黃蟒外,有些名家也特製蟒袍,專供大聖穿著,凡間皇帝也不能用。如前頭提過李萬春的「金絲絨蟒」,董文華有「桃子蟒」。
猴蟒在傳統《安天會》中是孫悟空第一次上場所穿,唱【醉花蔭】時,悟空水袖蟒袍齊動,展露文戲武唱的功架。黃猴蟒通常會搭配草王帽與翎子狐尾,這是「京班」楊小樓的扮相。除了常見的白狐尾外,王鳴仲有「花狐尾」的錄影。若要論私房當數李萬春,他的蟒豪華外,頭上戴的是「金紗帽」左右有一對簍空帽翅。狐尾則是楊小龍同門前清王爺愛新覺羅.載濤傳給他的黑狐尾!北方另一派「古味」的昆弋派,郝振基在有兩種扮相都穿黃蟒,一者不戴狐尾不插翎子,插金花符合戲文「一頂金花帽」,最特別的是過膝鵝黃稠子。另一扮相則是狐尾翎子,黑色牽巾,無金花稠子。

制度衣
您看到這兒肯定要問:「為什麼這套行頭名稱不帶猴字兒?」——這身行頭三界六道只有孫大聖穿得了!這套行頭從箭衣中化出,箭衣下擺為三片,制度衣則多為兩片、制度衣繡龍卻不像龍箭衣般繡海水,怎麼看這身衣服都奇怪,這就對了!跳脫萬千「制度」之外,故名制度衣!
制度衣配什麼呢?腰綁大帶,有戴軟羅帽的。但最常見的是戴「鑽天盔」。鑽天盔從「硬羅帽」與「韃帽」融合而來,既有硬羅帽「滿頭絨球、玻璃珠」的特點,又有韃帽的「單層」樣式,材質是紗胎或紙胎。悟空「飲酒吃桃吞丹藥」時心中興奮,上竄下跳,搖晃腦袋,滿頭的珠子叮噹作響。整套服裝由楊小樓設計,〈偷桃〉〈盜丹〉時便穿這套。在制度衣出現前,北崑郝振基穿黑垮衣垮褲戴鬃帽,南方徐凌雲穿黑箭衣。

猴靠
「靠」是京劇武將出征時所穿服飾,背後有四桿「靠旗」。旗上又有「飄帶」隨演員動作舞動。孫悟空當然有自己的靠,通常是明黃色的,與《定軍山》的老黃靠做出區隔。
現如今猴靠多用於《大鬧天宮》之〈二猴山〉演員展露「起霸」及「椅子功」並無開打。其實猴靠在清朝便已出現,大陸故宮留有「虎皮猴靠」一套。猴靠最早不是為了「起霸」跟「椅子」功,是有「大靠開打」的。楊派的孫悟空便是在〈闖天門〉後換上「猴靠」與二郎神「明黃靠對老黃靠」的雙靠對決,最後又換回制度衣收場。李萬春晚年時就開始「制度衣」到底了。

官衣
孫悟空當官,弼馬溫!成了天庭中人,官職不大卻也得了套官袍。京劇行頭中顏色都有的等級,尤其是官衣,顏色粗略分為:黑、藍/紅、紫,另有特殊色。黑色多為小吏所穿,如《打嚴嵩》偷奸耍滑的嚴俠。往上一點的藍色與紅色品級差不多,紅色略高,從縣太爺到御史、大夫都穿。紫色則多為高官所穿,最有名的就是《群英會》的魯肅了。照著這個道理,黑跟紫色先踢除,悟空的官職穿黑太小,穿紫太大,穿中間那兩個色剛剛好。可紅跟藍怎麼選呢?悟空臉譜上有紅,若搭配一身紅袍,定然光彩奪目,況且「大紅袍」比藍官衣還要高些,自然穿紅的好!
官衣是從明代官袍演化而來,有嚴格的規範,前輩們便思考怎麼樣「加東西」使官衣不再單調。傳統的官衣在前後有一塊「補子」,上面繡有飛禽走獸,文官飛禽,武將走獸,不同的動物代表品級。有了!將中間的補子換成金繡,可繡龍繡花,下擺再繡上海水或是一片金花,這不就能玩出許多花樣了嗎?跳脱了品級只要顏色合適誰都能穿,還能秀一秀獨門的設計,這就是改良官衣,是官衣與蟒的結合。孫悟空就穿「改良紅官衣」吧!既不是傳統的大紅袍,每個名家又能穿上自己喜歡的「私房玩意兒」。悟空除了大紅官衣,頭上戴的也是「大紅官帽」,帽翅加上巧思,是「桃子型」!

甲衣
在甲衣出現前「大戰」時悟空穿靠穿制度衣,兩者都有所限制,穿靠翻跟斗不便,穿制度衣時大帶容易纏繞,照老的穿打起來不過癮!便有人提出,內穿猴衣外罩甲衣的穿法,更為輕便。李少春設計了「虎皮長城甲」紋樣如長城的「垛口」般,邊緣縫上虎皮。如今大夥兒多穿「甲」,什麼「祥雲」「孔雀羽」等等紋樣層出不窮。頭上有學李少春戴羅帽的,也有人戴特製小號紫金冠,插短翎,更顯富麗堂皇。
配件
衣櫃裡除了幾套寶貝衣物,自有「配件」陪襯。先看腳上,悟空最常見的就是各色「猴薄底」是武生最常穿著的鞋子。顏色、紋樣與身上衣物搭配。穿官衣時配「朝方」即「薄底官靴」、扎起大靠配「猴厚底」、穿甲衣配紫金冠便穿「薄底戰靴」。猴子頭上還有「三寶」,一是「鏟頭」是頭上的配飾,二是「牽巾」是盔頭的綁帶,三是「猴毛」在耳側兩團黃色毛髮。這「三寶」常有特殊設計的造型、材質,細細看來,人人不同。
這次台北、台中演出,美猴王將從衣櫃拿出七套精美服裝與觀眾見面,分別是〈鬧龍宮〉猴衣、〈頭猴山〉猴蟒、〈御馬監〉官衣、〈二猴山〉猴靠、〈偷桃盜丹〉制度衣、〈八卦爐〉紅猴衣、〈大戰〉猴甲配紫金冠,除了表演精彩,還是一場時尚展覽,大戰時「三隻猴」更「猴猴不重樣」,三套服裝,各顯神采,我們劇場相見!《看熱鬧・探門道》我們下回再見。

2025《東方神奇美猴王》
| 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