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

已加入購物書包 N

您確認要

N

焦點文章文學

2016/08/03

陶淵明【停雲 並序】賞讀

願言懷人,舟車靡從。

  停雲,思親友也。罇湛新醪,園列初榮。願言不從,歎息彌襟。


  靄靄停雲,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停雲靄靄,時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陸成江。有酒有酒,閑飲東窗。願言懷人,舟車靡從。

  東園之樹,枝條載榮。競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說彼平生。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斂翮閑止,好聲相和。豈無他人,念子寔多。願言不獲,抱恨如何!


【按語】

此詩歷來為陶集卷首之作,寫於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正值陶淵明四十歲。詩前附有一段小序,說明是為思念親友而作。形式分為四章,每每重章疊句,是一首優美的四言詩經體作品。


詩題取自首句「停雲」二字,表面上寫停滯不散的雲層,實際上,這首詩創作的時間適逢桓玄之亂,戰事更波及陶淵明的家鄉尋陽,詩人此時可能與親友們失去聯繫,面對故里淪陷而寫下「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八表同昏,平陸成江」,對未來感到一片昏暗、茫然。


眼見時局如此,他「靜寄東軒,春醪獨撫。」獨自守候在東窗下,等待著遠方的朋友,想告訴他這裡有許多美酒,無奈舟車困頓,終究無法相見。然而,此時庭院裡的花木「枝條載榮、競用新好」,只是這些美好的景物,不過更增添對親舊的懷念罷了。詩人想到世間常言時光飛逝,如何才能促席而坐,與對方暢快說著平生的心願呢?末章更見深情,以鳥兒雙雙飛來庭院,彼此唱和,映襯自己即使只願與對方說上一句話,卻苦無辦法,唯有感慨道:「豈無他人,念子寔多。」道出在這世上並非沒有其他聊表慰藉的人,而是我實在太想念你了。這種即使身在群體之中,依然存在的孤獨感,貫串了陶淵明的一生。


陶淵明所懷念的人,可能真有其人,也可能是一個想像的對象。無論詩人是否在等待一位能與他閒飲共醉的人,都以詩句將心緒表露無遺。又學者郭紹虞認為辛棄疾的〈賀新郎〉詞,是歷來最能解此詩者:「回首叫、雲飛風起」,意指停雲終將散去,再現往日雲飛風起之時,最後陶淵明做出與其坐困家中,不如奮出改變時局的決定。詩人進入了劉裕幕中,響應討伐桓玄的義舉,展開了人生最波瀾壯闊的時期。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
訂閱 趨勢教育基金會

趨勢教育基金會

營業人名稱: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 統一編號:18032911

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