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AI機器人魔法營

今天的一小步,實踐未來的一大步!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金鑣黃天霸-天霸戲 林小寶(林思璞)

「天霸」何許人也?「金鑣」又是何寶貝?跟著【看熱鬧 探門道】一起探看「天霸戲」!
真劇場京選.金鑣黃天霸

真劇場京選 強強聯手 精彩無限,《王老道捉妖》X《失子驚瘋》X《惡虎村》X《連環套》
焦點文章文學

2016/08/03
陶淵明【移居二首】賞讀
【按語】
晉安帝義熙四年(408年),陶淵明於尋陽城附近的上京舊宅遭遇大火,不得已只好暫時住在門前的舫舟上,直到義熙六年(410年),才搬到位於尋陽城外的南村,而〈移居〉二首詩便作於此時。陶淵明藉著詩句說明了移居的原因,以及對新居的期許。
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兹役。弊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此詩首句即表達了詩人移居的原因,並非此地的房舍美善,而是為了這邊的「鄰人」才有此決定。以前陶淵明就聽聞,南村有許多心地淳樸的「素心人」,便一直想與他們親近。懷著這樣的想法很多年了,今日終於搬了過來,期待與這些鄰居們一起朝夕相處。正因為詩人重在求友,儘管房子簡陋,但只要能容下一張床席就夠了。而移居之後,居住在附近的顏延之、龐通之、殷隱等文士,便時常過來拜訪,大家高聲談論著往昔的史事,拿出新奇的文章一同欣賞,有什麼不懂之處,就一塊分析討論。最有趣的是,詩亦到此戛然而止,以文會友的生動情景,給人回味無窮。〈移居〉二首平淡雋永,語言清新樸素,日本漢學家近藤元粹便高度評價道:「古樸而其中豐腴,是陶詩之所以不可企及。」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兹。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第二首〈移居〉,陶淵明寫自己與鄰居們出外郊遊。在春秋佳節,登高賦詩,經過彼此門口互相打聲招呼,剛好有酒的話,就一同暢飲。農忙的時候各自幹活,閒暇時想到彼此,就即刻穿上衣服去尋訪。詩人描寫自己與朋友之間的情誼,雖然只用「說說笑笑沒有厭倦」來一筆帶過,但卻呈現出彼此之間,坦率真摯的一面。詩的最後,陶淵明總結在南村的生活:住在這的好,是道理所說不盡的,因此又何必輕易地離開這裡呢?詩到此處,轉為自勵,體悟人的衣食生活本來就該靠自己努力,而認真耕作的話必然會有所收穫。其「力耕」的精神,承襲自曾祖陶侃「性儉厲,勤於事」的家風,而「不吾欺」表示他定居南村的決心。寫作〈移居〉時,陶淵明並不知道這些素心人,未來將一個個離開他,到京師為劉裕效力,獨留他一個人在南村,繼續為理想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