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AI機器人魔法營

今天的一小步,實踐未來的一大步!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金鑣黃天霸-天霸戲 林小寶(林思璞)

「天霸」何許人也?「金鑣」又是何寶貝?跟著【看熱鬧 探門道】一起探看「天霸戲」!
真劇場京選.金鑣黃天霸

真劇場京選 強強聯手 精彩無限,《王老道捉妖》X《失子驚瘋》X《惡虎村》X《連環套》
焦點文章文學

2016/08/03
陶淵明【詠荊軻】賞讀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公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按語】
〈詠荊軻〉是歌詠人物之作,歌詠的同時,實則紀錄了整件刺秦事件的經過,因此也是一首敘事詩。然而詩人在描寫此事時,卻又不是單純記事,而是讓虛構情節與歷史事實交織,引領讀者去感受荊軻胸臆之中,有別於凡人的氣勢。因此歷來的評論家多認為此首詩意有所指,絕非只是單純的詠史詩。對照其創作時間,可能是寫於討伐桓玄之時,亦可能寫於晉宋易代之際。然而,不管淵明真正想指責的對象是桓玄還是劉裕,面對這些篡位弒君之人,詩人心中皆有一股不平之氣,是多麼想憑著一己之力,去對抗難以撼動的強權。
陶淵明這份豪情,即被蔣薰看重說道:「摹寫荊軻出燕入秦,悲壯淋漓,知尋陽之隱,未嘗無意奇功,奈不逢會耳,先生心事逼露如此!」另外溫汝能也說道:「先生目擊禪代,時具滿腔熱血,觀此篇可以知其志矣。人只知先生終隱柴桑,安貧樂道,豈知卻別有心事在。」兩位清代學者都點出陶淵明不只有「悠然」的一面,亦有「猛志」的一面!就像詩人曾寫道:「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等名句,皆透露出胸中勇猛果敢的一面。宋代大儒朱熹更認為「豪放」才是陶淵明的「本相」,不相信個性平淡的人能寫出〈詠荊軻〉這樣的一篇作品。朱熹的見解是很有道理的,那於〈雜詩〉中說道「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的陶淵明,又豈無英雄豪傑之氣!
儘管如此,荊軻終究是失敗了,但陶淵明不以成敗論英雄,雖然荊軻早已從容就義,但這股豪情壯志,於千百年後依舊將為人所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