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

已加入購物書包 N

您確認要

N

焦點文章文學

2016/08/03

陶淵明【責子】賞讀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按語】

〈責子〉寫於晉安帝義熙四年(408年),詩人四十二歲。詩一開頭以自身的衰老破題,表明自己年歲已長,氣力開始走下坡,雖然育有五個兒子,卻都不愛好學習。其中「阿舒」是長子陶儼的小名,「阿宣」是次子陶俟的小名,「阿雍」、「阿端」、「阿通」分別是三、四、五子。此時長子陶儼已經十六歲,在陶淵明眼中卻極其懶惰。而即將十五歲的次子陶俟,卻對讀書不感興趣。阿雍與阿端則是一對雙生子,到了十三歲還不識字。最後是年約九歲的么子阿通,成天除了找梨子和栗子吃外,也沒什麼會做的事。有趣的是陶淵明面對這樣的五個孩子,不怨不怒只說道:「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綜覽陶淵明寫給子女的相關作品,有〈命子〉、〈責子〉、〈與子儼等疏〉等篇,其中〈命子〉寫於陶儼出生的時候,是一首仿詩經頌體的長詩,充滿對長子的期盼。〈與子儼等疏〉則是寫給五位已成年的孩子,內容嚴肅,既對子女於心有愧,認為自己辭官隱居「使汝等幼而飢寒」,同時援引管仲與鮑叔牙、歸生和伍舉等典故,勸誡五子雖為不同母親所生,也應互相扶持,可見五子並非〈責子〉所言各個是不懂事的孩子。顯然寫作〈責子〉是刻意帶有戲謔口吻的,詩名雖為〈責子〉,卻隱含關愛,通篇口語白話,俏皮地說出每個孩子的特點。然而五子皆不好學,亦是事實,不然詩人也無須調侃了。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
訂閱 趨勢教育基金會

趨勢教育基金會

營業人名稱: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 統一編號:18032911

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