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AI機器人魔法營

今天的一小步,實踐未來的一大步!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金鑣黃天霸-天霸戲 林小寶(林思璞)

「天霸」何許人也?「金鑣」又是何寶貝?跟著【看熱鬧 探門道】一起探看「天霸戲」!
真劇場京選.金鑣黃天霸

真劇場京選 強強聯手 精彩無限,《王老道捉妖》X《失子驚瘋》X《惡虎村》X《連環套》
焦點文章文學

2016/08/04
陶淵明小傳
陶淵明不僅備受中國歷代推崇,同時更享譽國際,為東西方所喜愛。在他之前僅有屈原,在他之後也只有唐代的李杜,以及宋代的蘇東坡能夠與他齊名,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
陶淵明,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東晉尋陽柴桑人(今江西省九江市),入宋之後更名為陶潛。生於晉哀帝興寧三年(365年),卒於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享年六十三歲,朋友私諡為靖節徵士。
關於陶淵明的家世,首推其曾祖父陶侃,雖出身寒門,憑著一身彪炳的戰功,成為東晉的開國元勛,受封為長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外祖父則為東晉名士孟嘉。由於陶淵明的父親早逝,故由母親孟氏撫養長大,不但自小生活困苦,更因沒有父親領入仕途,遲至二十九歲才首次任官,擔任江州祭酒。然而陶淵明不堪官場職務,不久即請辭返家。直到三十四歲,才又二度任官。此次他擔任荊江兩州刺史桓玄的幕僚,這是他出仕時間最長的一次,直到五年後母親孟氏過世,他才以守喪為由,離開桓玄的幕府。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陶淵明四十歲,為了反對桓玄稱帝,他再次踏入仕途,獨自乘舟從尋陽遠赴京口參與起義,擔任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一年後,轉調建威將軍劉敬宣參軍,回到故鄉尋陽,隨後則因劉敬宣辭去江州刺史而離職。同年八月,陶淵明出任彭澤縣令,僅在官八十餘日,就以嫁入程家的胞妹過世為由,自請免職,從此躬耕自食不再出仕。
隱居的前幾年,陶淵明復返自然,對田園充滿嚮往之情。及至四十四歲,陶家大火,不得不倉皇遷至舫舟中客居一段時間。四十六歲移居至南村,與殷隱、龐通之、顏延之等文士為鄰,幾年之後這批鄰友陸續離開尋陽至朝廷任官,唯有陶淵明繼續堅持隱居。其間陶淵明作為隱者,而為時人所知,亦受到廬山東林寺高僧慧遠的敬重,與周續之、劉遺民並稱為尋陽三隱。往後十年間,陶氏的田園生活不再安逸,蟲災、水災、旱災接踵而至,家中貧困的狀況一年更甚一年。這段時間,江州刺史王弘、檀道濟都曾親自來訪,見陶淵明生活困頓,即餽贈酒肉和糧食,只是陶淵明窮而有節,並沒有因三餐不繼而來者不拒。
入宋的第八個冬天,隱居了二十二年的陶淵明,終於離開人世,然而他的影響力正開始發酵。陶淵明的人格和作品,廣受千百年來文人雅士的追慕和喜愛。其詩看似平易近人,但又幽微難解;其行為看似天真灑脫,實則桀傲不馴;其作品既寫自身事物,卻又喜愛虛構想像。他種豆南山下,好讀書不求甚解,嗜酒必醉的隱士形象早已深植人心,而他筆下的桃花源,更為後世人們指引了一個理想世界的存在。至今這位瀟灑的詩人,不僅備受中國歷代推崇,同時更享譽國際,為東西方所喜愛。在他之前僅有屈原,在他之後也只有唐代的李杜,以及宋代的蘇東坡能夠與他齊名,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