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真劇場在國圖:經典折子戲.青春篇9《遊湖借傘》、《金山寺》
 
        本次演出將以民間四大傳說《白蛇傳》為主軸,帶來京劇經典折子戲〈遊湖借傘〉〈金山寺〉,特邀清唱〈戰樊城〉〈斷橋〉,集結完整生、旦、凈、丑各行當,多位趨勢之星聯手呈現!
焦點文章文學
 
                
                
                
            2016/08/09
楊牧【介殼蟲】賞讀
蘇鐵不動在微風裏屏息
暖冬野草依偎前排欄杆喧鬧
開花,我以遲緩的步伐
丈量巨木群後巍巍的暮色成型
沉默折衝,學院堂廡之上
一個耳順的資深研究員
小灰蛾還在土壤上下強持
忍耐前生最後一階段,蛻變前
殘存的流言:街衢盡頭
突兀三兩座病黃的山巒──
我駐足,聽到鐘聲成排越過
頭頂飛去又被一一震回
完整的心律隨斜陽折射
在前方:波谷明亮顯示掃描器
金針下常帶感情,然而,相對
於遽爾,即刻,啊記憶裏
那悠遠的鐘,這時撞擊到我的
無非一種回聲猶不免誇誕,張揚?
況且,真實的接觸反而不曾在
金屬肉身引發感應,或者
悉數掩藏在垂長的臺灣欒樹裏
就在我失神剎那,音波順萬道
強光氾濫,我看到成群學童
自早先的大門擁出來
我把腳步放慢,聽餘韻穿過
三角旗搖動的顏彩。他們左右
奔跑,前方是將熄未熄的日照
一個忽然止步,彎腰看地上
其他男孩都跟著,相繼蹲下
圍成一圈,屏息
偉大的發現理應在猶豫
多難的世紀初率先完成,我
轉身俯首,無心機的觀察參與
且檢驗科學與人文徵兆於微風
當所有眼睛焦點這樣集中,看到
地上一隻雌性蘇鐵白輪盾介殼蟲
【導讀】
這首詩寫於二○○三年,楊牧時任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所長。二○○六年將近五年詩作輯成《介殼蟲》出版時,詩人於詩集後序中罕見地用了一整篇序的篇幅敘述詩中所描寫的事件,且層層剖析自己對這事件的體會,其中涉及了邁入暮年的心境,對於時間循環、記憶與童真的回返之諸般感懷,更進一步深入反省熟成的詩心如何應物斯感,卻更常馳騁神思,臻至不假外求的境界,最後,回首自己長年求知、治學不輟,「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此篇後序,持老成與童真兩刃冷靜自剖,即是這首詩的最佳導讀。有了這篇序,其它導讀都是累贅。把它找來讀吧,且要一字一句細讀。
曾珍珍/執筆



 焦點文章
焦點文章 活動報名
活動報名 善善募集
善善募集 產品收藏
產品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