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真劇場在國圖:經典折子戲.青春篇7《真假武大郎》、《琴挑》、《刺巴杰》

| 笑點滿滿.心動加倍.火爆出擊 | 看青春有膽的趨勢之星們秀出身手,一展熱血真功夫!
真劇場文學小聚。13|劉克襄《流火》

以文學實現跨越時空的對話,聯合編導創作、編舞與跨界音樂家等多位創作者,打造讀劇新體驗,邀您走入作家劉克襄的心靈世界。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黃天霸之惡虎村-1進莊 林小寶(林思璞)

《惡虎村》的〈進莊〉彷彿棋手對弈,雙方來回廝殺。天霸一次次的「點破」謊言,惡虎村眾人輪流圓謊「壓制」。這是老本子的韻味,獨屬武生的江湖文戲,當得細細品味!
影音廣播
2016/07/20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4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第四講
主題:左翼抒情(I):瞿秋白,蕭紅,胡風
本講次討論的是「革命」與「抒情」之間的關係。看似壯懷激烈,充滿暴力與意識形態的革命,卻恰恰有其詩意、抒情的成分,而能成就其感動、吸引人心的力量。抒情的表述方式不再只是簡單的文字表意而已,也可能變成一種生命的姿態、一種意識形態或政治價值的寄託。
胡風是中國左翼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在〈關於詩人,關於第二義的詩人〉中認為,文學是一種精神奴役創傷的表記,在革命完成之前,任何的寫作都只能反襯出完美寫作的不可能性,以及完美到來之前的創傷。《時間開始了》則是一部歌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龐大敘事詩,在詩中觸及了,一旦革命已經完成,當那個最高昂的時刻過去,那麼作為書寫過去創傷之用的詩還有什麼存在的目的?也正因為胡風的文藝主張與毛澤東背道而馳,因而受到整肅,入獄長達二十多年。
瞿秋白則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的領導人物,他於1935年被國民黨逮捕,受處決前的一個月寫下了《多餘的話》。這是一部個人的自敘與自省,在他的筆下,自我的抒情小主體與整個革命的大我形成尖銳的對立,卻也使得革命的歷史變得更加有血有肉。瞿秋白身為革命的核心人物,卻以文人的姿態,指向了「詩可以怨」的抒情傳統。
相較之下蕭紅雖然也屬於當時左翼作家的群體,卻時時有種疏離的姿態,她是個謎一般的人物,其生命映射出了那個時代的紊亂和不安。《呼蘭河傳》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個文學的原鄉,卻寓批判於純真優美的文字之中。她的作品看似抽離於當時的抗戰時代主調,卻反而得以長久流傳。
參考閱讀:
瞿秋白:《多餘的話》
蕭紅:《呼蘭河傳》
胡風:〈關於詩人,關於第二義的詩人〉,《時間開始了!》選讀
許鞍華:《黃金時代》(電影)
Jaruslav Průšek, 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Chapter 1
譯文:普實克,〈中國現代文學中的主觀主義與個人主義〉
T. A. Hsia, “Chű Ch’iu-po: The Making and Destruction of a Tenderhearted Communist”
Theodor Adorno, “On Lyrical Poetry and Society”

| 課 程 介 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