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真劇場在國圖:經典折子戲.青春篇7《真假武大郎》、《琴挑》、《刺巴杰》

| 笑點滿滿.心動加倍.火爆出擊 | 看青春有膽的趨勢之星們秀出身手,一展熱血真功夫!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金鑣黃天霸-天霸戲 林小寶(林思璞)

「天霸」何許人也?「金鑣」又是何寶貝?跟著【看熱鬧 探門道】一起探看「天霸戲」!
驀然回首的犬系守護,根本男版李清照!怡瑄老師

辛棄疾勇敢、忠毅,能盡最大的努力守護自己想要的一切,大至國家,小至情誼......
影音廣播
2016/07/20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7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第七講
主題:遊園驚夢:抒情傳統與離散意識
1949年的國共內戰,使得大量的中國人離鄉背井四處奔逃,除了來到台灣,也有一部份的人們轉往香港、歐美等地。本講次的主題「抒情與離散」,要討論的便是陳世驤、唐君毅、白先勇這三位經歷了大時代變遷的學者、作家,以及他們的時代背景。
1941年陳世驤離開中國到了美國,眼看國共裂變的情勢愈發險惡,意識到歸國無望的陳世驤忽將自己的學術方向從英美現代詩歌轉向了中國的古典詩歌。從英譯陸機文賦開始,直到他在美國亞洲學會年會中發表了「中國文學的傳統就是抒情傳統」的著名宣言,在那樣的歷史時間點與立足點上,陳世驤的舉措顯得別有懷抱。他正是在歷史的語境之下,以抒情的姿態建構了這樣一種抒情的傳統。
在這個歷史的轉捩點上,唐君毅則是流亡至香港的代表人物。他與一群新儒家的同道到了香港建立新亞書院,視之為在海外捍衛中華文明的最後一個堡壘,成就了他們以教育文化保存道統命脈的志業。唐君毅形容此番南渡是「花果飄零」,自己與同時代的知識份子遭逢了一場歷史的斷裂。然而到了1964年左右,他卻有了「靈根自植」的心態轉化,這種「權把他鄉作故鄉」的心態背後有何意義,是在海外漢學研究的脈絡當中很值得探究的一個問題。
最後提到的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白先勇。白先勇的《台北人》是1950到60年代遷台者的心情寫照,小說中所謂的「台北人」都是離鄉漂流的人,根既離散,「台北」似也難以成為他們的新故鄉。寫作的背景正當中國大陸遭逢文革,而白先勇也漂流在美國。當抒情的主體與傳統產生了斷裂,在歷史時間與存在的情境之中獨立蒼茫,他卻能以承襲自中華文化傳統最精微處的「遊園驚夢」,從個人的記憶、家國的記憶、乃至民族的文化記憶中,回溯到更早遠的抒情時代,召喚出曾有的那個最美麗、最精緻繁華的一切
參考閱讀:
白先勇:〈遊園驚夢〉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 chapter 11
陳世驤:〈中國的抒情傳統〉,〈原興:兼論中國文學特質〉

| 課 程 介 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