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AI機器人魔法營

今天的一小步,實踐未來的一大步!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金鑣黃天霸-天霸戲 林小寶(林思璞)

「天霸」何許人也?「金鑣」又是何寶貝?跟著【看熱鬧 探門道】一起探看「天霸戲」!
真劇場京選.金鑣黃天霸

真劇場京選 強強聯手 精彩無限,《王老道捉妖》X《失子驚瘋》X《惡虎村》X《連環套》
影音廣播
2016/08/11
傅佩榮【莊子內篇】第六講_齊物論
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
齊物論第二 (第六講)
<2.5>
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於鷇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
白話翻譯:
如果追隨自己心中的成見,以它為老師,那麼誰會沒有老師呢?何必要明白變化之理呢?從自己心中去找就有了,愚人也一樣有的啊!如果說心中沒有成見,卻有是非觀念,這就好像說今天去越國而昨天已經抵達了一樣。這是把沒有的當成有,把沒有的當成有,就算是神智如大禹也不能理解,我又有什麼辦法呢!人們發言,並非風聲吹過:發言的人有所論述,只是論述的內容尚未定案,它們真的有所論述嗎?還是不曾有過論述呢?他們以為自己的發言與雛鳥的叫聲不同,這兩者有分別嗎?還是沒有分別呢?道如何會被隱蔽,以致出現真偽的呢?言論如何會被隱蔽,以致出現是非的呢?道如何會去任何地方而不存在的?言論如何會存在而有說不通的?道被小有見識的人物所隱蔽,言論被巧飾浮華的詞句所隱蔽。因此才有儒家、墨家的是非之爭,他們互相肯定對方所否定的,並否定對方所肯定的。如果要肯定對方所否定的,並否定對方所肯定的,那還不如以清明的心去觀照一切。
<2.6>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白話翻譯:
萬物互相形成「彼此」:萬物沒有不是彼的,也沒有不是此的。從彼那一面就看不見此這一面,從此這一面才會瞭解自已。所以說,彼是由於此的對待而出現的,此也是因著彼的對待而形成?。彼與此是相對而生的。不過,它們同時並起也同時幻滅,同時幻滅也同?並起;同時可以成立也同時不能成立,同時不能成立也同時可以成立。順著說它們是,也要順著說它們非;順著說它們非,也要順著說它們是。所以聖人不採取上述觀點,而以自然之理來照明這一切,也就是順著狀況去做啊!此也是彼,彼也是此;彼也有一套是非,此也有一套是非。真的有彼此之分嗎?真的沒有彼此之分嗎?使彼此不再出現互相對立的情況,就稱為道的樞紐。掌握了樞紐,才算掌握住圓環的核心,可以因應無窮的變化。「是」也是一個無窮的系列,「非」也是一個無窮的系列。所以說,不如以清明的心去觀照一切。用手指來說明手指不是手指,不如用非手指來說明手指不是手指;用馬來說明馬不是馬,不如用非馬來說明馬不是馬。天地其實就是一根手指,萬物其實就是一匹馬。
<2.7>
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可乎可,不可乎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白話翻譯:
路是人們走過才形成的。萬物是人們稱呼才是如此的。為什麼說是?是有是的道理;為什麼說不是?不是有不是的道理。萬物本來就有是的道理,萬物本來就有可的道理。無一物不是,無一物不可。可有可的道理,不可有不可的道理。因此之故,像樹技與屋樑,醜人與西施,以及各種誇大、反常、詭異、奇特的現象,從道看來都是相通為一體的。有所分解,就有所生成;有所生成,就有所毀滅。所以萬物沒有生成與毀滅,還會再度相通為一體的。只有明理的人知道萬物相通為一體,因此不再爭論而寄託於平庸的道理上。平庸,就是平常日用的;平常日用的,就是世間通行的;世間通行的,就是把握住關鍵的。能到把握關鍵的地步,就接近道了。這正是順著狀況去做,達到此一階段而不知其中緣故,就叫做道。人們費盡心思去追求一體,卻不知萬物本來就是相同的。這就叫做「朝三」。什麼是朝三呢?有一個養猴子的人拿栗子餵猴子,說:「早上三升,晚上四升。」猴子聽了都很生氣。他改口說:「那麼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猴子聽了都很高興。名與實都沒有改變,而應用之時可以左右猴子的喜怒,這也是順著狀況去做啊!所以聖人能夠調和是非,讓它們安頓於自然之分,這就叫做「兩行」:是非並行而不衝突。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