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

已加入購物書包 N

您確認要

N

影音廣播

2016/08/11

傅佩榮【莊子內篇】第十一講_養生主、人間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養生主第三 (第十一講)


〈3.5〉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白話翻譯:
老聃死了,秦失去弔唁,哭了幾聲就出來。老聃的弟子說:“你不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嗚?”秦失說:“是啊!”弟子又說:“就這樣弔唁他,可以嗎?”秦失說:「可以的。原來我以為他是至人,現在知道不是。剛才我進去弔祭,有老年人在哭,好像哭自己的孩子一樣;有年輕人在哭,好像哭自己的母親一樣。這些人的感觸會這麼深,一定是老聃使他們情不自禁地稱頌,情不自禁地痛哭啊。這樣做是在逃避自然,違背真實,忘記了人所稟受的是什麼。古人稱此為:逃避自然所帶來的懲罰。你的老師偶然來到世間,是應時而生;又偶然離開世間,是順命而死。安于時機並且順應變化,哀樂之情就不能進入心中。古人稱此為:解除了自然的倒懸。」用油脂當薪火,油脂燒完了,火卻可以傳下去,不知它何時窮盡。


人間第四
〈4.1〉
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曰:「將之衛。」曰:「奚為焉?」曰:「回聞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回嘗聞之夫子曰:『治國去之,亂國就之,醫門多疾。』願以所聞思其則,庶幾其國有瘳乎!」


白話翻譯:
顏回拜見孔子,向他辭行。孔子問他:「要去哪裡?」顏回說:「準備去衛國。」孔子又問:「去做什麼?」顏回說:「我聽說衛國的國君正當壯年,行事獨斷。治理國家十分輕率,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輕易就讓百姓送死,為國事而死的人滿山遍野有如亂麻,人民都走投無路了。我曾聽老師說過:『治理好的國家可以離開,混亂中的國家可以前往,醫生門前才會有很多病人。』我希望能以自己所學,想出治國辦法,這樣衛國或許還有救吧!」


〈4.2〉
仲尼曰:「譆,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蕩而知之所為出乎哉?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且德厚信矼,未達人氣;名聞不爭,未達人心。而彊以仁義繩墨之言術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惡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為人菑夫。且苟為悅賢而惡不肖,惡用而求有以異?若唯無詔,王公必將乘人而鬥其捷。而目將熒之,而色將平之,口將營之,容將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順始無窮,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


白話翻譯:
孔子說:「唉!你去了恐怕會受到刑罰。道是不宜雜亂的,雜亂就會多事,多事就會煩擾,煩擾就會引起禍患,引起禍患就無法救治了。古代的至人,先求端正自己,再去端正別人。自己還沒有站穩,哪有時間去揭露暴君的作為!再說,你也知道德行敗壞、智巧外露的原因吧?德行敗壞是因為好名,智巧外露是因為好爭。好名,就會互相傾軋;智巧,則是爭鬥的工具。這兩者都是兇器,不可推行於世。再說,一個人德行深厚、誠懇老實,卻尚未得到別人的認同;不務虛名、與世無爭,卻尚未得到別人的瞭解;這時如果堅持在暴君面前暢談仁義規範這一套言論,那就等於用別人的缺點來彰顯自己的優點。這樣就叫做害人。害人者,別人一定反過來害他,你恐怕會被別人所害啊。再說,衛君如果喜愛賢能而厭惡不肖之徒,又何必等你去提出不同看法呢?你除非不發一語,否則一開口勸諫,衛君必定抓住你說話的漏洞,展開他的辯才。那時,你的目光轉為迷感,臉色變得和緩,說話瞻前顧後,容貌顯得恭順,內心也準備遷就他了。這樣一來,就像用火救火,用水救水,可以叫做越幫越過分。你開始時順著他,以後就永遠如此了。你如果尚未取得信任就直言不諱,一定會慘死在暴君面前啊!」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

請先查閱之前購買的簡訊
或輸入訂單之手機、email查詢

訂單手機號碼

or
訂單email

查詢
訂閱 趨勢教育基金會

趨勢教育基金會

營業人名稱: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 統一編號:18032911

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