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AI機器人魔法營

今天的一小步,實踐未來的一大步!
專欄【看熱鬧 探門道】金鑣黃天霸-天霸戲 林小寶(林思璞)

「天霸」何許人也?「金鑣」又是何寶貝?跟著【看熱鬧 探門道】一起探看「天霸戲」!
真劇場京選.金鑣黃天霸

真劇場京選 強強聯手 精彩無限,《王老道捉妖》X《失子驚瘋》X《惡虎村》X《連環套》
影音廣播
2016/08/11
傅佩榮【莊子內篇】第十二講_人間
是皆求名實者也,而獨不聞之乎?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也,而況若乎?
人間第四 (第十二講)
〈4.3〉
且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傴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擠之。是好名者也。且昔者堯攻叢、枝、胥敖,禹攻有扈。國為虛厲,身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實無已。是皆求名實者也,而獨不聞之乎?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也,而況若乎?雖然,若必有以也,嘗以語我來。」
白話翻譯:
再說,以前夏桀殺了關龍逢,商紂殺了王子比干。這二人勤於修身,愛護百姓,但由於居下位而拂逆上位,所以君主就利用他們的修養來加害他們。這是好名的結果。再說,以前堯攻打叢、枝、胥敖,禹攻打有扈,使這些國家變為廢墟、百姓滅絕,國君也被殺害,這是因為他們不斷用兵,貪得無厭。這些都是求名好利的結果。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名與利,連聖人都無法超越,何況是你呢?雖然如此,你一定有你的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4.4〉
顏回曰:「端而虛,勉而一,則可乎?」曰:「惡!惡可!夫以陽為充孔揚,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違,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名之曰日漸之德不成,而況大德乎!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其庸詎可乎?」
「然則我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內直者,與天為徒。與天為徒者,知天子之與己皆天之所子,而獨以己言蘄乎而人善之,蘄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謂之童子,是之謂與天為徒。外曲者,與人之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禮也。人皆為之,吾敢不為邪?為人之所為者,人亦無疵焉,是之謂與?為徒。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其言雖教�之實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雖直而不病,是之謂與古為徒。若是則可乎?」仲尼曰:「惡!惡可!太多政,法而不諜。雖固,亦無罪。雖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猶師心者也。」
白話翻譯:
顏回說:「我外表端莊而內心謙虛,努力行事而意志專一,這樣可以嗎?」孔子說:「不,怎麼可以呢!衛君剛猛之氣流露於外,性情浮誇又喜怒無常,一般人都不敢違逆他。他也借此壓抑別人的規勸,只求自己稱心快意。這種人,即使每天用小德去感化他,都不能成功,何況立刻搬出大德呢!他將固執己見而不肯改變,表面同意而內心另有盤算。你的想法怎麼行得通呢?」顏回又說:「既然如此,那麼我就保持內直而外曲,並且處處引用古人之言。所謂內直,是向自然看齊。向自然看齊的人,知道天子與自己都是自然所生的,那麼自己說的話還要在乎別人喜歡或不喜歡嗎?像這樣做,人們會說我是天真的兒童,這叫做向自然看齊。所謂外曲,是向人們看齊。參見君王時,拱手、跪拜、鞠躬、屈膝,是做臣子的禮節。別人都這麼做,我敢不這麼做嗎?做別人都做的事,別人也沒有什麼挑剔,這叫做向人們看齊。至於處處引用古人之言,是向古人看齊。這些言詞雖然有教導督責的內容,不過都是古人說的,並非我想出來的。像這樣,即使直言勸諫也不會被詬病。這叫做向古人看齊。這樣做可以嗎?」孔子說:「不,怎麼可以呢!你用的方法太多,並且方法正確而關係不夠親密。雖然過於拘泥,不過還可以免罪。雖然如此,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怎麼談得上感化君主呢!你還是執著於自己的成見啊。」
〈4.5〉
顏回曰:「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仲尼曰:「齋,吾將語若。有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齋乎?」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夫子曰:「盡矣!吾語若:若能入遊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
白話翻譯:
顏回說:「我沒有更好的想法了,請問該怎麼辦呢?」孔子說:「你先齋戒,我再告訴你。有所用心去做事,難道容易成功嗎?這麼容易就成功,就不合乎自然之理了。」顏回說:「我家境貧寒,已經幾個月不喝酒、不吃葷了。這樣可以算是齋戒嗎?」孔子說:「這是祭祀方面的齋戒,不是心的齋戒。」顏回說:「請問什麼是心的齋戒?」孔子說:「你心志專一,不要用耳去聽,要用心去聽;不要用心去聽,要用氣去聽。耳只能聽見聲音,心只能瞭解現象。至於氣,則是空虛而準備回應萬物的。只有在空虛狀態中,道才會展現出來。空虛狀態,就是心的齋戒。」顏回說:「我在不懂這個道理以前,肯定自己真的存在;懂得這個道理之後,發現自己未曾存在。這樣可以說是空虛狀態嗎?」孔子說:「非常透徹了。我告訴你,你可以進入世間的樊籠遊玩,不再為虛名所動;意見能被接納,你就發言;意見不被接納,你就緘默。沒有執著也沒有成見,一顆心就寄託在『不得已』上,這樣就差不多了。」
〈4.6〉
絕�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也;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是萬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紐也,伏戲、几蘧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
白話翻譯:
「要消除走過的足跡很容易,要走路而不留足跡則很困難。要遵行世人的吩咐,很容易做到;要依循自然的安排,就很難做到了。只聽說有翅膀才能飛,沒聽說無翅膀也能飛的;只聽說有知識才能領悟,沒聽說無知識也能領悟的。你看看眼前的空間,空虛的房間才會展現出光明,吉祥也將聚集於空虛之心。不僅吉祥聚集於此,還會進一步達到所謂的『坐馳』——身體坐著而心神四處遨遊。只要使耳目感官向內溝通,把心思巧智排除在外,那麼鬼神也會來依附,何況是人呢?這是順應萬物變化的法則,禹、舜治理天下之所本,伏羲、几蘧所奉行的也不過是如此,何況是一般人呢?」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