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關閉

已加入購物書包 N

您確認要

N

影音廣播

2016/08/11

傅佩榮【莊子內篇】第十四講_人間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人間第四 (第十四講)


〈4.10〉
顏闔將傅衛靈公太子,而問於蘧伯玉曰:「有人於此,其德天殺。與之為無方,則危吾國;與之為有方,則危吾身。其知適足以知人之過,而不知其所以過。若然者,吾奈之何?」蘧伯玉曰:「善哉問乎!戒之,慎之,正女身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雖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為顛為滅,為崩為蹶;心和而出,且為聲為名,為妖為孽。彼且為嬰兒,亦與之為嬰兒;彼且為無町畦,亦與之為無町畦;彼且為無崖,亦與之為無崖;達之,入於無疵。


白話翻譯:
魯國人顏闔應聘為衛靈公太子的老師,他請教蘧伯玉說:「現在有一個人,天性刻薄。如果順著他去做壞事,就會危害到我的國家;如果勸說他去做好事,就會危害到我自己。他的智力只能知道別人的過錯,而不知道別人為什麼會有過錯。像這樣的人,我該怎麼辦?」蘧伯玉說:「你問得很好!要小心,要謹慎,先端正你的言行啊!外表上不如遷就,內心裡最好寬和。雖然這樣,這兩種態度還會有後遺症。所以遷就不要太過分,寬和不要太明顯。如果外表上遷就得太過分,自己也會跟著喪失立場,並且崩潰失敗;如果內心裡寬和得太明顯,自己也會跟著博取聲名,並且招致禍害。他如果像個嬰兒,你就伴同他像個嬰兒;他如果像個無威儀的人,你就伴同他像個無威儀的人;他如果像個無拘無束的人,你就伴同他像個無拘無束的人。能做到這一步,就不會有毛病被責怪了。」


〈4.11〉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積伐而美者以犯之,幾矣。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也。時其飢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蚊虻僕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


白話翻譯:
「你沒見過那螳螂嗎?它奮力舉起手臂來抵擋車輪,不知道自己的力氣無法勝任,還以為自己本領高強呢。要小心,要謹慎,你如果總是炫耀自己本領高強而去觸犯他,那就危險了。你沒見過那養虎的人呀?不敢拿活的動物給老虎,怕牠殺生時會發怒;不敢拿完整的動物給牠,怕牠撕扯時會發怒。觀察牠饑餓的時刻,懂得牠喜怒的心情。老虎與人不同類,卻會取悅飼養牠的人,這是因為能順著牠的性情;如?牠傷害人,則是因為違逆了牠的性情。愛馬的人用竹筐裝馬糞,用大貝殼裝馬尿。碰到有蚊虻叮咬馬身時,突然出手為牠撲打,結果馬受到驚嚇,就會咬斷勒口、掙脫籠頭、毀壞胸帶。他的本意是愛馬,結果卻適得其反,怎能不謹慎呢!」


〈4.12〉
匠石之齊,至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後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匠石歸,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於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匠石覺而診其夢。弟子曰:「趣取無用,則為社何邪?」曰:「密!若無言!彼亦直寄焉,以為不知己者詬厲也。不為社者,且幾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與眾異,而以義譽之,不亦遠乎?」


白話翻譯:
有一個名叫石的木匠,前往齊國,到了曲轅,看見一棵被奉為社神的櫟樹。這棵樹的樹蔭可以遮蔽幾千頭牛,量一量樹幹有數百尺粗。樹梢高達山頭,樹身數丈以上才分生枝幹。枝幹可以做成小船的就有十幾根。觀賞的人群擠得像市集一樣,木匠卻不瞧一眼,繼續往前走。弟子仔細把這棵樹看個夠,然後趕上木匠說:「自從我拿起斧頭,隨老師學藝以來,未曾見過木材有這麼好的。老師不肯看一眼,繼續往前走,為什麼呢?」木匠說:「算了,不要說它了!那是沒有用的散木。用它做船會沉,做棺材很快就會腐爛,做器具很快就會毀壞,做門窗會流出汁液,做樑柱會生蛀蟲。那是不成材的樹木,沒有一點用處,所以能夠這麼長壽。」木匠回家後,夜裡夢見櫟樹說:「你要拿我與什麼相比呢?你要拿我與有用的文木相比嗎?像山楂、梨、橘、柚之類的瓜果,果實熟了就會被摘下,摘下就會被扭折。大枝被折斷,小枝被拉走。這就是因為有才能而讓自已受苦,以致無法過完自然的壽命,在中途就夭折了,這是自已招引世俗的打擊。萬物無不如此。再說,我期許自己無用已經很久了,曾經幾乎被砍伐。現在我能保全自己,這就是我的大用。如果我是有用之材,能長得這麼大嗎?並且你與我都是萬物中的一物,何苦要互相對立競爭呢!你這個離死期不遠的散人,又怎麼知道散木是怎麼回事呢?」木匠醒來,把夢告訴弟子。弟子說:「它意在求得無用,為什麼還要做社樹呢?」木匠說:「安靜,別說了。它特別寄託於社神,就是要讓不瞭解它的人去批評。如果不做社神,難道要被砍伐嗎?如此,它用來自保的方法與眾不同,你只從外表來度量,不是離題太遠了嗎?」


〈4.13〉
南伯子綦遊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乘,隱將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異材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俯而視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以為棺槨;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嗅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於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荊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斬之;三圍四圍,求高名之麗者斬之;七圍八圍,貴人富商之家求樿傍者斬之。故未終其天年,而中道之夭於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為大祥也。


白話翻譯:
南伯子綦到商丘去遊玩,看見一棵大樹與眾不同。一千輛四馬共拉的大車,都可議隱蔽在它的樹蔭下。子綦說:「這是什麼樹啊?它一定有特別的材質吧!」抬頭看它的樹枝,則捲曲而不能用來作樑柱;低頭看它的樹幹,則木心裂開而不能用來做棺材;舔舔它的葉子,嘴巴就潰爛受傷;聞聞它的氣味,人就大醉三天還醒不過來。子綦說:「這真是不成材的樹,所以才能長得這麼高大。唉,神人就是要用這種不成材之物啊!」宋國荊氏之地,適合種植楸樹、柏樹、桑樹。樹幹有一握兩握粗的,要做綁猴子木樁的人把它砍走;有直徑三尺四尺粗的,要做高大屋棟的人把它砍走;有直徑七尺八尺粗的,貴人富商之家要尋找整塊棺木的人把它砍走。所以這些樹木都無法活到自然的壽命結束,而半途夭折於刀斧之下。這是有用之材的禍患。所以古代祭祀時,凡?白額頭的牛、鼻孔上翻的豬以及生痔瘡的人,都不可用來投河祭神。巫祝都知道,這些是不吉祥的。而神人正好因此認為這些是最吉祥的。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

請先查閱之前購買的簡訊
或輸入訂單之手機、email查詢

訂單手機號碼

or
訂單email

查詢
訂閱 趨勢教育基金會

趨勢教育基金會

營業人名稱: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 統一編號:18032911

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